真實的凡·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或許,我們都忽略了一個事實:凡·高( Vincent van Gogh )是一位近乎瘋狂的閱讀者。
如要走進真實的凡·高,除去觀看那些怒放著生命的畫作,最好的方法,便是讀其書信。使人驚訝的是,在存世的 903 封往來書信中,凡·高竟提到了數百部文學作品、200 多位作家,涉及英語、法語、荷蘭語和拉丁文 4 種語言。這些數字,無不印證著他寫在信中一句話:我對書籍有種無法抵擋的激情。
16 歲時,凡·高在森特叔叔的古庇爾公司從事藝術品銷售工作,27 歲時,他決定成為一名畫家。而在此之前,凡·高并未與藝術有深入的交集,所以,唯一能將其短暫又復雜的一生串聯起來的元素,當是書籍,而非藝術。
身為牧師的父親始終認為,閱讀具有特別的功能,它可以啟發孩子們的思維,增強他們的品格。幼年時,凡·高就有與家人聚在一起大聲朗讀的習慣,他閱讀各種文學作品,從《圣經》到詩歌到童話,無所不包。閱讀是家人共度時光的一種方式,閱讀也在無形中塑造了后來的凡·高。
可以確信的是,凡·高一生都沒有離開過書籍,即使是在圣雷米療養院的最后時刻。“我在這里時常閱讀的,是莎士比亞。”他寫信給弟弟提奧( Theo van Gogh )說,“迪克斯推出了一版平價書,定價 1 先令,它包含了莎士比亞的所有作品。”
這是凡·高的閱讀習慣。如果對某位作家產生了興趣,他就會閱讀所能找到的該作家的全部作品:“說到作家,比如狄更斯、巴爾扎克、雨果和左拉,你難道不覺得,除非一個人對他們的作品有了近乎完備的了解,否則他根本談不上了解他們?”這些話,出自凡·高寫給畫家朋友的信件,由信中文字可以看出,作為藝術家的凡·高,有著多高的閱讀強度。
凡·高讀書,也畫書。據現有資料看,他至少創作過 25 幅表現書籍和閱讀者的畫作,除此之外,還有受書籍啟發而創作的大量速寫。
書籍,是凡·高畫作中的素材;閱讀,則培養了凡·高看待世界的方式,甚至極大影響了他的創作方式及風格,而后者,恰是最為重要的,也是被我們長期忽略掉的:
凡·高早期著力描繪下層人民,離不開閱讀狄更斯、雨果、左拉等人作品的影響;改變凡·高畫風的,不僅僅是法國南部的陽光,還有都德的小說;在精神崩潰與理智交替上演的最后階段,凡·高選擇重讀斯陀夫人、狄更斯、莎士比亞,在文字中獲得慰藉…
凡·高的閱讀經歷所折射出的思想軌跡及作品脈絡,是我們進入他內心世界的重要途徑。而此途徑,不亞于繪畫,更為重要的是,凡·高也這樣認為:書籍、現實和藝術,對我來說是同一種東西。
以上,是我閱讀理想國最新出版的《我為書狂:凡·高的私人閱讀史》時的一點不完整的感悟和摘寫。今時,講述凡·高一生經歷的書籍太多,我一度失去了翻看此類文字的興趣。當收到這本新著作時,書題已是激起了久違的閱讀沖動,抽出空閑時間,一次讀完,書中呈現出的新視角與新知識,更是使人看到了更加厚重、清晰的凡·高。
閱讀此書收獲頗多,特意向大家推薦。
PS:公號LCA正值首發,可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