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人才競爭決定城市格局。要把人才“引進來”,更要把人才“育起來”,蕪湖有決心、更有“實招”。
2022年,蕪湖支持駐蕪高校開設50個冠名班、訂單班,選聘291名高層次人才擔任“產業教授”,精準培養產業人才。今年,相關部門繼續完善“產業教授”選聘工作,讓三百六十行的“狀元郎”不斷培養新的“狀元郎”。
首先,這些舉措將為青年人才提供更廣闊的成長空間。大多數高校學子更偏重理論學習,自身掌握的技能往往與企業實際需求有一定差距。“產業教授”的設立,就是為了讓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走進課堂,向高校學子提供實戰技能、一線經驗,為青年人就業發展提供幫助。根據“紫云英人才計劃”,在蕪高校、職業院校可設立“產業教授”流動崗位,選聘企業相關人才擔任“產業教授”。同時,蕪湖還設立了冠名班、訂單班,推進校企深度融合,既為企業量身打造高技能人才,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學生就業問題。
其次,這些舉措是為了向“技術精英”拋出橄欖枝。“產業教授”實行聘任制,聘期3年、按需設崗、公開選聘、擇優聘任、合同管理,最高可給予50萬元年薪。受聘的“產業教授”來自各行各業,有的是技能大師,有的是企業高管,有的是科研精英,還有的是高技能人才和技術精英。比如,美發工作室負責人管金和在高校傳授美發手藝,蕪湖青弋江種業有限公司的汪根火教給大學生食品檢驗檢測技術等。他們既是“產業教授”,在各自領域也是當之無愧的“教授”。英雄不問出處,蕪湖正用實際行動表達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誠意,體現對人才求賢若渴的熱忱。
最終,這些舉措將為蕪湖的產業發展貢獻力量。當前,蕪湖聚焦十大新興產業25個具有優勢的細分領域,推動更多優勢產業邁進國家級集群。預計到2030年,將培育10家營收超千億企業集團、50家營收超百億骨干企業、1000家以上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但是,想要提升產業競爭力,想要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就需要大量的人才共同參與、共同支持、共同奮斗。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栽樹引得鳳凰棲”,還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不唯學歷、不唯“出身”、只論才識,蕪湖通過“產業教授”“訂單班”等舉措,真正做到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成就人才,吸引各類人才和這座城市一起心向遠方、奔赴未來。
圍繞未來五年“聚焦高質量、沖刺八千億、建成副中心”的總目標,蕪湖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設人民城市。蕪湖始終堅持尊重人才、珍惜人才、信任人才、善待人才,期待各類人才在這片熱土大顯身手、攀登高峰、成就精彩!
大江評論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