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17日以來,我市迎來梅雨期首輪強降雨,大部分地區普降中到大雨。預計20日,我市仍有強降雨天氣,同時伴有雷電、短時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在本輪強降雨天氣過程中,我市以壓實責任、預報預警、應急保障為抓手,積極做好強降雨防范應對工作。
“巡查+排查”壓緊責任鏈條。召開防汛會商視頻調度會,督促各級防汛責任人履職盡責。各級防汛責任人赴包保地區檢查129人次,162座水庫“三個責任人”及122個受山洪影響的村包保責任人均到崗到位,做到突發險情早發現、早報送、早處置。緊盯山洪災害威脅區、地質災害隱患點、水庫、尾礦庫、城市易澇點、公路、橋梁等風險區域,深入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出動人員400余人次。對7處易積水路段和落石塌方路段,設置警示標志,加強觀測和值守。做好天山大道下穿、翠湖二路下穿等泵站維護,確保正常運行。
“叫醒+叫應”直達基層一線。市氣象局提升重大氣象災害(暴雨)Ⅳ級應急響應為Ⅲ級,報送《重大氣象信息專報》《重要農業氣象專報》等,并發送至防汛責任人。強化氣象預警與應急響應聯動,確保“叫醒”“叫應”基層責任人。發布全市域地質災害黃色預警,要求縣區密切關注本地區降雨情況,注意防范地質災害,加強巡查、監測工作。強化監測預報預警,實時掌握雨情、水情、工情,為決策指揮、工程調度和人員轉移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市水利局派出4個防汛工作督導組,分赴一縣三區及普農集團指導強降雨防范工作。
“人防+技防”筑牢安全防線。市應急管理局在24小時日常值班的基礎上,加強防汛救災業務值班。市防辦對各縣區防汛值班情況開展抽查檢查,確保防汛體系正常運轉。加強應急力量備勤,各級搶險救援隊伍備勤2056人,確保一旦發生災情險情,第一時間出動。組織30余人的專業隊伍對主城區下穿道路、泵站、居民小區地下車庫開展檢查巡查,保證排水通暢。組建73人的公路搶通保通應急隊伍,加大所轄公路及在建項目施工路段巡查力度,排查橋梁涵洞及臨水臨崖等重點路段,疏通排水設施。加強尾礦庫值班值守調度,利用尾礦庫在線監測系統全覆蓋檢查29座尾礦庫排洪系統等4項指標運行狀態,確保強降雨期間尾礦庫安全度汛。
通訊員 錢倩 記者 孫照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