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期,“易車志”發布了5月乘用車市場運行報告,對當前乘用車市場展開多方面的分析,解讀當前車市相關政策及市場走向。
緩步去庫存,結構性減壓
工信部、生態環境部等5部門在5月份發布公告,針對部分實際行駛污染物排放試驗(即RDE試驗)報告結果為“僅監測”等輕型汽車國六b車型,公告明確給予半年銷售過渡期。“易車志”分析認為,從市場表現看,政策給車市帶來了緩沖過度的軟著陸準備,一方面減少了廠商和經銷商短期拋貨導致價格戰的可能,另一方面則給經銷商的庫存減壓提供了政策支持。而5月燃油車的銷量堅挺和新能源車銷量占比的持平,也證明了排放切換對燃油車銷量的附加推動效果。
產業壓力傳導,消費力與成本的博弈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5月CPI同比上漲0.2%;PPI同比下跌4.6%,其中,汽車制造業價格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1.1%。同時,有機構預測6月CPI同比漲幅維持在0.15%左右,PPI環比繼續下行,同比降幅擴大且觸底。在經濟消費力減弱的同時,汽車生產制造成本又在縮減,市場對消費力的獲取將變得更加激烈,尤其是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普及的背景下,高配價優的消費需求,將使得車輛生產和銷售的成本壓力傳導至經銷商一端,由此也將帶來終端營銷的競爭白熱化。
5月或成上半年高點
經歷了上半年的起起伏伏,乘用車市場終于在5月迎來了同環比雙增長的喜人成績,但這一成績能否在6月延續則畫上了問號。車購稅減半政策從2022年6月1日起開始實施,對車市的刺激效果立竿見影,由此也使得去年6月的銷量基數達到近幾年的同期新高,因此,今年6月的市場表現將在同比上出現大幅回落,而環比表現也很有可能至高與5月持平。因此5月或將成為上半年的銷量高點,能夠決定2023全年銷量水平的懸念將在下邊年開局的七八月揭曉。
自主銷量占比重回48%
2022年12月時,自主品牌月銷量達到122萬輛,占比一度高達48.5%,但隨后各地消費刺激政策的退出,以及后疫情時期的消費觀望情緒,使得自主品牌勢如破竹的表現被打亂,但隨著今年市場的漸入佳境,5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為84.7萬輛,再次跨越48%的占比高位,重新向占比過半發起沖刺。“易車志”分析認為,經過半年的市場策略和產品定位調整,合資品牌的新能源戰略也發生了很大轉變,想要沖破五成占比的天花板,自主品牌此番勢必會遇到更大阻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