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安徽大學生物信息感知與人機交互研究所的科研團隊公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腦控康復—助力自主復健的腦機AI。據悉,該技術旨在為腦卒中偏癱患者和ICU重癥患者提供一種更有效、更實惠的全新康復訓練方案。目前,以該成果創立的項目已獲得第九屆安徽省“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金獎。
運動障礙是一類以肢體不受意志控制、動作遲緩為主要癥狀的疾病,腦卒中和帕金森等是引起這類疾病的常見病因,近年來,該類疾病發病率顯著增長,而專業康復治療師人員缺少,往往造成醫療人手不足的情況,導致疾病負擔持續加重。
為解決康復行業當前困境,安大生物信息感知與人機交互研究所基于二十年腦電研究的沉淀,立志于將理論付諸實踐,讓研發成果走出象牙塔,結合腦機接口技術和外骨骼康復機器人,研發出了國內首款腦機AI康復設備。
該設備采集患者的頭皮腦電圖(EEG)為輸入信號,通過解碼腦電信息分析患者的左手、右手、雙腳等部位的運動意識,并將這種運動意識轉化為控制命令,由外骨骼康復機器人執行命令帶動肢體進行康復訓練,以此達到“我想即我得”的訓練效果。據相關負責人描述,這種由大腦主動參與控制的訓練方式,相比于傳統的患者被動接受的治療方法,更有助于受損腦區的功能恢復。
據了解,安徽大學本次項目成果從腦電采集設備到腦電解碼算法,全部軟硬件均由自主研發,成功降低了產品生產成本,有望從治療成本、康復療效等根源問題上改善當前康復領域困境,緩解醫療資源壓力,為更多運動障礙人群提供恢復正常生活能力的機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