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高溫來襲,電力供需再迎挑戰。中國氣象局統計,6月以來(截至22日),全國46個國家氣象站最高溫突破歷史極值;華北、華南中西部等地持續高溫,華北地區35℃以上高溫天數6.4天,較常年偏多3.1天,其中北京7.9天,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2022年我國火電/核電/常規水電/抽水蓄能/新型儲能新增裝機為0.45/0.02/0.15/0.09/0.07億千瓦。考慮出力受阻系數及合理備用率后,我們測算新增可控裝機容量0.64億千瓦,低于中電聯預測2023E全國新增最高用電負荷增長0.8~1.0億千瓦(同比+6.2%~7.8%)區間下限。我們認為,可控裝機增長有限疊加高溫因素,2023年迎峰度夏期間電力整體供需較2022年或將進一步趨緊。
迎峰度夏高溫催化,行業政策或迎重要時間窗口。受高溫等因素影響,我們預計部分區域負荷增速或遠超全國整體水平(以北京為例,國網北京公司統計,截至6月23日,近期北京電網負荷同比增長約30%,其中空調等降溫負荷占總負荷35%),部分區域高峰期電力供需挑戰可能更大。中電聯預計,2023年迎峰度夏期間南方、華東、華中區域電力供需形勢偏緊,存在電力缺口。當前迎峰度夏期間高溫持續催化,區域電力供需偏緊更加顯著,政策有望推動出臺容量電價等機制,激勵火電投資以及推動火電向調節型電源轉型,保障電力供應安全,行業政策或迎來重要時間窗口。(詳見2023年6月報告《寬電量緊電力,迎峰度夏再迎催化—電力專題系列報告(九)》)。
投資建議:維持 “增持”評級,能源轉型機遇期把握成長與價值雙重主線。(1)火電:火電盈利與擴表周期共振,迎峰度夏電力供需偏緊、改革預期有望升溫,推薦內蒙華電、國電電力、華電國際電力股份(H)、申能股份、華能國際、粵電力A;(2)新能源:收益率預期修正、項目轉化加速,推薦云南能投、廣宇發展、三峽能源;(3)水電:把握大水電價值屬性,推薦川投能源、長江電力;(4)核電:長期隱含回報率值得關注,推薦中國核電、中國廣核。
市場回顧:上周水電(+0.05%)、火電(+2.14%)、風電(-1.45%)、光伏(-2.49%)、燃氣(-0.70%),相對滬深300分別+2.55%、+4.65%、+1.05%、+0.02%、+1.81%。電力行業漲幅第一的公司為廣安愛眾(+13.07%),燃氣行業漲幅第一的公司為國新能源(+3.57%)。
風險因素:用電需求不及預期,新能源裝機低于預期,煤價超預期,市場電價上漲不及預期,煤電價格傳導機制推進低于預期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