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8歲,胸痛、心悸反復發作 10余年,前后安支架4根,疼痛復發1年半,加重3個月。
據患者說,自己伏案后突發左胸及胸骨后壓榨樣悶痛,伴心悸心累,出冷汗,有瀕死感且覺上腹脹痛不適放射至左肩、左手停,被當地醫院檢查診斷為“急性前心肌梗死”,住院治療緩解。
出院后胸痛反復發作,患者再次住院,后分兩次置入4根支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但胸痛心累持續出現,后病情逐漸加重,動則心累氣短,以至無法行動,只得長期臥床休養。經人介紹,找到我這里。
患者形體清瘦,面色咣白,口唇紫黯,精神疲乏。每日需吸氧 4-6 次,四肢不溫,食欲尚可,大便正常。
刻診,舌質灰,白潤,根部略黃,脈細澀。證屬其心氣大虛,瘀血人絡,兼有痰濕。
開方:北黃芪、丹參、葛根、制首烏、川芎、薤白、法半夏、全瓜萎、紅花、血竭、延胡索、當歸尾、降香、炙甘草、黃連
一個周期后,諸癥減輕,胸痛明顯緩解,舌根部黃苔已去。
此方去黃連、血竭,加桃仁、水蛭繼續服用,三個周期后,病情明顯改善,可不臥床,吸氧基本停止,胸痛由頻發變為偶發。
六個周期后,患者狀況良好,無心慌心累,可做家務和一些比較輕的體力活,生活質量好好提高。
此方由國醫大師郭子光的芪葛基本方化裁而來。
黃芪益氣行血;制首烏、丹參、川芎等以養血、活血;葛根升陽發散,助心行血;瓜萎,法半夏等化痰散結。
患者瘀滯太盛,再加水蛭等搜剔絡脈,諸藥合用,以益氣補虛、活血化瘀,終使淤血去而新血生。
引起冠心病的原因,大多由于年老體衰,加之情志損傷,或勞逸失度,或飲食不節等使臟氣虧損,尤其心氣耗傷,而心主血脈,氣為血帥,心氣虧虛運血無力,血行不暢,則心脈瘀滯,不通則痛,故心絞痛發作。
心氣不足,心脈痹阻,心失所養,故氣短、心累、心悸、失眠。
氣虛為本,血瘀為標。此方益氣通脈,化痰逐瘀,自是能獲得良效。
溫馨提示:用量需根據個人情況辯證加減,請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
關注@經方中醫吳鴻教授,我是你身邊的中醫朋友
#冠心病##現代中醫能治愈冠心病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