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民黃女士向新民晚報“新民幫儂忙”欄目反映,近日的一天傍晚高峰時段,她幫年邁的母親打車,沒想到,老母親在中途被司機“趕”下車。更讓他氣憤的是,事發之后,平臺不僅沒給出詳盡的調查結論,也拿不出誠懇的協商條件,竟然只愿給出一張“優惠券”,試圖來“平息”此事。
打車路未過半
老太遭遇“拋客”
(相關資料圖)
事情發生在今年8月30日下午5時許。“我的媽媽年事已高,不太會用手機。當時,我就打開軟件,幫她打了一輛車,打算把她送到長途汽車客運站以后,再換乘其他車子。”于是,黃女士打開美團App,幫母親周阿姨打車。記者從訂單截圖可以看到,這單起點為寶鋼醫院附近,終點是吳淞長途汽車客運站,預計車程5公里左右。沒過多久,由軟件內的“T3”平臺接單,顯示一輛牌照為AA90936的經濟型車輛前來接駕,司機姓楊。
周阿姨很快上車。可是,讓她怎么也沒想到的是,網約車剛開出去2公里多,到了海江路附近時,這位網約車師傅突然自稱“家里臨時有事”,要求周阿姨立即直接下車。“當時那個地方,周圍沒有車站,人也很少,而且還下著雨,我媽媽都犯懵了!”黃女士直言,在電話聯系后,她花費許久,才將老母親的位置梳理清楚,重新幫她打了一輛車。這一圈折騰下來,耽誤事情不說,白白浪費了一個半小時,還錯過了之前提前預訂的長途汽車車票。“再打車,到長途客運站時,已是晚上5點40分,之前買的車票過時了,我母親只能等晚上 7點鐘發車的最后一班申崇七線,白白浪費近一個半小時。”黃女士直言,等母親回到家中,早已累得精疲力竭。
多次溝通未果
平臺“只能給券”
事發當天,黃女士就與美團打車客服取得了聯系。第二天,即8月31日下午4時43分,客服回電稱,核實該名駕駛員符合持證的上崗要求。“我不認可這樣的說法,平臺客服在核查后回復,與T3平臺的車輛是合作關系,無法直接查詢,也無權要求對方提供T3駕駛員的上崗信息。”這樣的答復,讓黃女士和周阿姨十分氣憤。在經過多次的電話“拉鋸式”溝通后,平臺稱,只能“補償”一張20元的優惠券。“這樣的處理結果,對我和家人而言,簡直可以說是一種侮辱。”
記者首先聯系了T3平臺。在分時段多次撥打了公開熱線后,該電話均始終處在忙音狀態,根本無法打通。記者又聯系了美團客服。在一連串的語音提示和子菜單的之后,終于接通了人工客服。一名工作人員在記錄下情況和當事人的聯系方式后,表示會盡快核查并回電。
記者介入司機受罰
消費者盼加強監管
在“新民幫儂忙”欄目介入之后,9月5日晚,平臺給記者回了電話。一名客服工作人員稱,經過調查,司機確實違反平臺有關規定。目前,平臺已給當事人免去這筆車費,并且補償了后續長途汽車的車票費用;在懲處司機方面,也對該司機限制接單,不過,具體的停單周期,客服也并未透露。
對于這樣的處理方案,黃女士稱暫時能夠接受該方案,但她也希望,平臺方面能夠加強監管,真正把消費者放在心上。
新民晚報記者 徐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