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時間過去近半,在華為鴻蒙系統推出之后,A股掀起了一波科技題材的浪潮,鴻蒙概念、操作系統、國產軟件板塊相繼大漲,市場主線似乎重回科技股。與此同時,鋰電池、多晶硅、光伏等與新能源相關的板塊持續火熱,接下來,市場又會如何演繹?
資金持續流入科技股
近期,氮化鎵、芯片、光刻機、鴻蒙概念、無線耳機等科技題材表現搶眼,你方唱罷我登場。其中最耀眼的也許是潤和軟件,本月上漲122%,如果加上5月120%的漲幅,該股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已經漲了近三倍,周五該股因異常波動停牌核查。
周五開盤,雖然前期漲幅較大板塊出現分化,但有機硅、無人駕駛、新能源等板塊表現搶眼,其中有機硅板塊因漲價原因刺激,潤禾材料開盤不到20分鐘就率先漲停,金銀河也緊隨其后,帶動該板塊整體全天上漲4.76%。總體來看,6月以來A股總體是比較活躍的,白馬股因前期漲幅較大出現調整之際,科技股卻獲資金大幅凈流入,計算機、電子、電氣設備三大行業加倉金額排在前三位。從個股層面來看,北向資金換倉態勢較為明顯。一方面外資在傳統重倉股中大幅調倉,另一方面外資也增加了對科技類個股的配置。
業內人士分析,科技股近期井噴,主要得益于行業景氣度的提升以及業績的較強支撐。較低估值以及較強業績之下,此前回調多日的科創板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與此同時,高估值品種整體保持震蕩,甚至階段性的回撤,市場結構已經發生較大變化,行情繼續轉向低估值以及強業績品種。
下半年瞄準兩大關鍵詞
記者梳理近期各大券商機構的投資策略發現,整體上看,“碳中和”“科技”被反復提及,這兩大題材所涉及領域眾多,兼具政策面和成長性兩大因素。近一個月來共有552股獲機構“買入型”評級。分行業看,獲機構青睞的552只股票主要集中在化工、醫藥生物、電子、機械設備、計算機、食品飲料等領域,這六大行業入圍股票數量占總數的五成以上。
對于后市,國盛證券指出,目前市場處于特殊時間窗口,科技板塊作為“百年獻禮”的重要題材之一,疊加多數個股中報向好的業績預期,應有很強的持續性,可逢低布局。操作上,如量能跟進有力,市場或在短暫調整后企穩反彈。可在控制倉位的前提下,關注近期反復活躍的科技、白酒、軍工等板塊,把握結構性行情下的輪動機會,或為當前行情下不錯的選擇。
資深券商分析師袁誠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光伏等行業具有廣闊的成長空間,另外,從2016-2020年開始,以茅臺為代表的白馬藍籌股獲得了顯著的收益,背后本質的原因是收入、利潤和現金流的穩定透明,在估值的時候獲得了較大的溢價。袁誠認為,從生命周期角度來看,這些公司因為有更長的持續時間。因此,下半年也仍看好白酒為代表的消費賽道的長期投資機會。(記者 徐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