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開始,在第三方平臺的倒逼下,券商業和銀行業在基金銷售方面頻頻自降費率,以此吸引更多客戶。近日,又有一家股份制銀行推出降費率活動,直接一次性實施“零費率”,引發關注。
記者昨日登錄該行手機銀行App看到,雖然“零費率”活動已結束,但昨日依然推出了“打一折”活動,投資者的基金申購費用已然出現大幅下降。業內人士表示,伴隨基金產品增多,代銷競爭加大,且第三方渠道低費率的影響之下,未來低費率將持續存在,投資者也將從中獲得一定實惠。
市場出現“零費率”
“以前買基金都是在支付寶上,費率打折后很劃算,但最近不少券商平臺和手機銀行上,也推出了很多折扣活動,優惠力度幾乎一樣,也很吸引人。”市民王女士是理財達人,此前經常通過支付寶或財付通定投基金,近幾個月以來,她發現不少銀行機構也陸續推出了基金代銷折扣活動。“直接通過銀行購買,感覺會比較放心,操作也十分簡便。”王女士說。
近期,平安銀行的一次折扣活動,更是將基金代銷打折活動推向了高潮。據介紹,此次活動,用戶可通過零申購手續費在該平臺上購買單只基金,以及安心投、目標盈等基金組合,新費率覆蓋到了近1600只基金,同時,不少產品也推出1折申購費模式,覆蓋超過3000只基金。
記者昨日登錄該行手機銀行App看到,其“零費率”已結束,但該行還推出了“天天領神券,每周四搶0.1折”活動,將折扣活動延續。
降費率已成常態
事實上,自去年開始,以招商銀行、建設銀行等為代表的金融機構相繼推出了基金銷售費率“放水”的活動。
如招商銀行率先在其手機銀行APP上線“指數通”特色專區,成首推“1折申購費率”的銀行。指數通專區匯聚了招商銀行精選的指數基金產品,通過低估指數、投資機會、投教服務輔助投資者理解指數基金,借力移動互聯網的金融生態,幫助投資者更好地投資指數。
中國銀行也曾推出“‘固收’基金費率1折起”大規模優惠讓利活動,客戶通過中國銀行手機銀行等服務渠道購買數百只債券型基金、偏債混合型基金,可享受申購和定投費率1折優惠。不少銀行也緊隨其后,紛紛推出費率1折活動,助推基金銷售進入一個新臺階。
“支付寶等第三方渠道基金銷售近幾年得到快速增長,這倒逼金融機構降低費率,回應競爭。”業內人士表示,在基金產品發行如火如荼之際,各家金融機構借力低費率活動,寄希望以此吸引更多客戶。(記者 陳榮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