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近日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1年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6月底,理財產品存續規模達25.80萬億元,同比增長5.37%,上半年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4137.51億元。
記者注意到,在資管新規過渡期即將結束之際,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也在加速。《報告》數據顯示,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20.39萬億元,占比79.03%,較年初和去年同期分別提高11.75和23.90個百分點。保本型產品持續壓降,截至6月底存續余額0.15萬億元,同比減少90.68%。同時,全市場新發封閉式產品加權平均期限281天,同比增長39.99%。
《報告》認為,總體來看整改進展情況符合預期,2021年底前絕大部分銀行將完成整改。對于個別銀行存續的少量難處置的資產,銀保監會將按照相關規定納入個案專項處置,持續督促相關銀行綜合施策、積極整改,盡快全部清零。理財產品市場格局和觀念氛圍將從根本上發生轉變。
銀行理財投資結構方面,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理財投向債券類、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余額分別為19.29萬億元、3.75萬億元和1.17萬億元,分別占總投資資產的67.31%、13.08%和4.08%。此外,銀行理財持有現金及銀行存款2.77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在加強權益類資產的布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銀行及理財公司共存續FOF型理財產品153只,存續規模規1144億元。其中,理財公司FOF型產品模占全部FOF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70.94%。《報告》認為,除配置固定收益類資產外,漸進式開展權益等資產配置,滿足投資者個性化和多元化配置需求。(記者王楚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