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的時候,藍籌白馬股等‘核心資產’‘滿天飛’,最近幾個月卻反過來了,變化太快了。”晉江股民王先生近期有些郁悶,此前一直看好并堅守的白馬股,這幾個月以來“萎靡不振”,整體跌幅在市場中排名靠后,看著其他中小盤股屢創新高,王先生不免有些著急。“這幾天反彈了一些,也不知道能持續多久。”
一邊是光伏、新能源汽車、軍工和周期股等高景氣度板塊持續上揚,一邊是互聯網、醫藥和消費為代表的“核心資產”持續調整,跌幅之深,讓本地投資者著實感嘆“輪動如此之快”,不免有些“慌了”。“核心資產”真的不“香”了嗎?輪動何時會到來?
新增投資者數首現下滑
近期,A股市場總體表現不佳,震蕩態勢下,不少個股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撤,但業績良好的成長股卻逆勢而上,兩極分化依然存在。這不免也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日前公布了7月新增投資者數量。數據顯示,7月新增投資者數量為160.89萬,同比下降33.69%,這是自去年3月份以來,單月新增投資者數量首次出現同比下降的情形。
“判斷市場的情緒,除了成交量,新增投資者數量也是一方面。”晉江某券商工作人員蔡先生說,“盡管A股已連續20多天成交量破萬億水平,但整體的賺錢效應并沒有擴大,行情僅存在于小部分板塊里。”
數據統計,自今年3月開始,A股市場新增投資者數量同比增幅開始不斷下降,7月份更是首次出現同比下降的情況,這也意味著市場情緒降到了今年來的新低。
盡管市場情緒下滑,但從板塊上來看,分化十分明顯,與今年年初的情況截然相反。年初,“核心資產”表現強勢,中小盤可謂“無人問津”。而近半年來,以互聯網、醫藥和消費為代表的“核心資產”在3月份之后急轉直下,部分板塊個股跌幅超過40%。反觀景氣度較高的資源類、新能源汽車等板塊,無一不走出了良好的走勢。
近半年以來,“核心資產”表現不佳,但實際上,在過往數年中,以互聯網、醫藥和消費為代表的“核心資產”經歷了一波長牛走勢,不少相關個股在年初時創出新高。而在3月份之后急轉直下,部分板塊個股跌幅超過40%。
分化愈演愈烈是為何
一邊激戰正酣,一邊卻屢破新低,分化行情愈演愈烈又是為何?
“主要是市場輪動之下,高景氣度行業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其成長性也更好。”券商人士陳先生說,“政策帶動之下,不少板塊有著較高的預期,未來具備很好的成長空間,業績也將有所保障。”
“從市場驅動邏輯來看,市場交易的是未來景氣度的變化,也就是產業或者公司的基本面預期。”招商證券近期研報表示,對于景氣上行的行業或公司,其板塊指數或公司價格多數跟隨景氣度走高,此時一般對應的是業績和估值的雙升,也就是“戴維斯雙擊”;而當景氣度下行時,則面臨“戴維斯雙殺”。
招商證券認為,市場主導風格與ROE(凈資產收益率)為代表的景氣度高度相關,即當創業板ROE/上證ROE走高時,創業板指/上證指數則上升,也就是當創業板ROE上行更快時,創業板指表現會更好。凈資產收益率ROE指標能夠較好地反映市場行情風格的變化。當ROE上升并且上升的速度更快時,對應的產業景氣度快速提升有望推動行情持續走強,直至ROE出現拐點,這時可以賺取估值和業績雙升的收益。
而對于成長板塊,雖然累計漲幅可能較大,在市場階段系統性調整之后,率先走強的仍然是這些主流板塊,主要的驅動力就是這些趨勢成長的產業ROE在持續走高,市場對于未來通過業績消化估值具有較強的信心,直到市場認為以ROE為代表的產業景氣周期拐點將會到來。
關注低估值板塊的機會
“怕高都是苦命人。”不少投資者打趣說道。在高景氣度板塊仍在持續走高、結構性行情演繹到極致的當下,不少業內人士也將目光轉向了以往的價值股上。
“經過幾個月的大幅回撤,不少白馬股已經脫離了原先的高估值,回歸合理水平,甚至進入低估值區域。”陳先生表示,此時,適時關注也十分有必要。“年初時,市場普遍看好‘核心資產’,為什么現在又如此悲觀呢?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核心資產’回到合理估值甚至低估值后,就具備良好的投資屬性。”
中金財富證券認為,在經濟增長壓力顯現背景下,國內宏觀政策可能穩中趨松,市場不至于出現較大幅度調整,投資者對市場行情不必過于悲觀。在此背景下,建議投資者降低收益預期,均衡配置成長與價值,一方面可在波動中逢低吸納產業邏輯強的高景氣板塊,另一方面,可布局部分前期漲幅落后的、基本面與估值相匹配的優質“白馬”。中金財富證券也建議,投資者可多關注部分超跌龍頭潛在反彈行情,對于遭遇過度拋售而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的部分板塊,例如醫療保健和部分科技巨頭,投資者可以適當關注。
“短期來看,中報業績角度,鋼鐵、采掘、化工及有色等因估值仍處低位,值得關注;醫藥生物、食品飲料、休閑服務等老的‘核心資產’政策風險尚待消化,保持跟蹤。”興業證券認為,高景氣行業,電子、新能源汽車、光伏、軍工等長期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和增速,震蕩中仍適合逢低布局,傳統金融、地產、基建等絕對估值低位行業也成為市場波動中的穩定劑。
中信證券表示,市場依然處在過渡期,政策誤讀壓制市場風險偏好,投資者預期修正尚需時間,基本面偏弱有待緩解,預計四季度開始修復,建議保持耐心。配置上,建議投資者以均衡配置的策略,自下而上精選高端制造的軍工及低估值金融、基建等板塊個股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