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未解之謎】太陽可以燃燒多久?
對于我們地球人來說,宇宙中沒有哪個天體能像太陽那樣與我們如此親近。盡管太陽發出的光和熱中只有22億分之一到達地球,但也足以使地球成為現在這樣一個生氣勃勃的世界了。
在19世紀末期,地質學家在南非的特藍斯瓦爾的地層中,發現其中的硅化巖中存在與今天的藍藻有相同復雜結構的單細胞組織,這證明了地球上早在35億年前就有生命存在了。這就是說,太陽照耀地球已有幾十億年了。
太陽連續發光幾十億年,它這種神奇而又似乎永不枯竭的能源是什么呢?
對于太陽能量來源之謎,直到1938年,美國科學家貝特才初步解開。貝特認為,太陽能源來自太陽內部的熱核聚變。太陽中心的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壓力也十分巨大。在這種高溫、高壓條件下,物質的原子結構自然會被破壞,結果發生每4個氫原子核聚合成1個氦原子核的物理過程,與此同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個過程在物理學上稱為熱核聚變。熱核聚變反應比化學燃燒釋放的能量要大100萬倍以上!
熱核反應放出的能量究竟有多大呢?簡單點說,1克重的氫變成氦時,放出來的能量等于燃燒15噸汽油的能量!1千克重的氫的能量,抵得上數百列火車的煤!作為核武器之一的氫彈比原子彈的威力還要大得多,氫彈爆炸時發生的就是這種熱核聚變反應。
太陽輻射就是在氫聚變成氦的過程中產生的。在每一秒鐘里,就有630000000噸氫聚變成625400000噸氦。從太陽每秒鐘消耗的氫的數量來看,它似乎不會維持很久。但事實并非如此。這是由于太陽有著巨大質量的緣故。太陽的質量為2200億億億噸。這巨大的質量中,大約有53%是氫。這就是說,太陽目前約含有1160億億億噸氫。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