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服裝設計的八大元素不曉得看看下面行嗎受“后現代藝術”的影響,服裝設計也產生了重大變革。
2、一些過去被視為“另類、不合理”的設計概念也被運用、導入服裝設計中,表現出“沖突性結合”、“零亂破碎感”等逆向思維。
(相關資料圖)
3、后現代服裝設計的顯著特點就是反現代主義,反傳統主義,否定了理性和經驗的時裝設計,拋棄了比例、人體、協調、線形等基本要素,甚至還拋棄了時空的深度模式,不考慮歷史的邏輯性和合理性,歷史的式樣盡可以與現代式樣“混搭”。
4、甚至也不考慮季節性,可以將非常厚的面料(裘皮)和非常?。啠┑摹盎齑睢?。
5、后現代藝術對服裝設計的影響主要有: 1.反傳統的后現代服裝設計。
6、后現代主義設計的通俗化特征將輕松愉快帶入日常生活,使每天的生活不再像法官提審犯人一樣嚴肅刻板。
7、服裝設計大師川久保玲和三本耀司拋棄西歐傳統的西服美學,擯棄裁剪縫制構成的嚴謹美,時裝可以使用撕碎、補丁、開綻、破口、翻里、反規則的邊線、褶皺、卷曲、披掛、打結、像穿走了形、左右不對稱等手法構成。
8、利用立體裁剪與平面裁剪相結合的手法,使服裝更具人性化、個性化。
9、在面料使用上有孔的、皺巴的、水洗的、手搓的、初看像破爛但實際相當精美的紡織品。
10、色彩專門用純單色或無變化色。
11、這種破爛式與英國倫敦服裝設計師維維安·韋斯特伍德(一個不體面、破壞性的朋克搖滾設計師)的設計觀點十分相似。
12、維維安·韋斯特伍德是朋克之母,在她的時裝發布會中不僅服裝設計的輕松自然、富有個性,而且模特在表演時體現的詼諧幽默也總能讓人耳目一新。
13、 現代主義是設計的理想主義,而后現代則強調人們生活在“現在”,后現代設計也自然而然地表現出自然的特征。
14、享樂主義高于一切,輕松快樂是最重要的原則,“好的生活比好的形式更重要”。
15、與嚴肅冷漠的現代主義相比,后現代設計中大量運用夸張的色彩和造型,甚至是卡通形象,喚起了我們關于童年的美好記憶,讓我們和我們的孩子一起再次感受童貞和無拘無束的快樂。
16、另外,后現代嬉皮士風格也體現了青年人對現實的反叛精神。
17、嬉皮士裝發源于美國西雅圖的搖滾音樂,受到青年一代的歡迎,頹廢時裝就是從舞臺裝演變而來的,1995年日本青年一代流行的“皮塔T恤衫”、“露肚臍裝”也說明頹廢裝已經開始流行;在當時流行的所謂吉垃吉風貌,具有“頹廢、消沉、低落、散漫”等意義,甚至“吉垃吉”這個詞語就產生于青年人的俚語。
18、嬉皮士風格可以是搖滾演員穿著工裝和長筒靴站在舞臺上狂歌勁舞,特別讓人覺的有生活氣息。
19、反傳統主義還表現在內衣稍作修改或基本不改式樣就作為外衣穿著。
20、如 1998年春夏季推出了非古典式樣的外穿內衣,透明鏤空、粗獷返樸、舊物再利用,重新加工,拼湊制成新的服裝,服裝上留下大量未完成的痕跡,表達出自然的、樸實的生活態度。
21、反傳統主義還表現在解構主義現象,在原款式的基礎上,將衣片進行不同部位、形狀的分割,然后在分割的基礎上又進行組合,使服裝結構具有耳目一新的特色。
22、1986年秋冬服裝設計大師戈爾捷的作品大膽嘗試不同面料的相互組合,則是一種結構主義設計的運用。
23、 2.新裝飾主義的后現代服裝設計。
24、工業化時代的到來,大批量、規格化、缺乏人性的設計產品大量出現,人情味感覺的工藝裝飾服裝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
25、1996年出現的新裝飾主義強調手工藝的處理方法,利用印染、刺繡圖案、玻璃串珠、人造水晶、金屬亮片、流蘇緣飾、層疊抽褶等方法設計。
26、例如服裝設計師1998年渡邊純彌的作品運用懸垂、打褶構成的浪漫的裝飾主義,用經過特殊化學處理的印度棉面料,形成純白的禮服,頭部罩純棉透明面紗,表現純潔俏麗的美感。
27、新裝飾主義還強調復雜的洛可可主義,利用蕾絲、層疊抽褶來加強服裝的浪漫情調。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