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伴隨朵爾童聲合唱團的一首《萱草花》,位于上海市康定路的云朵藝術中心正式開幕。開幕音樂會是孩子們自己的舞臺,他們演唱了《靜夜思》《跳舞的貓》《the water is wide》等中外歌曲,12歲的李聿然還和江重熙演奏了自己創作的鋼琴與大提琴作品《crystaline sunset》。孩子們純凈美好的歌聲,打動了來到現場的男高音歌唱家魏松。魏松說:“孩子們的演出非常精彩,希望云朵藝術中心培養出更多像魏爺爺一樣的歌唱家。”
(資料圖)
朵爾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登臺。
過去兩年,朵爾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已登上過上海交響音樂廳、東方藝術中心的舞臺,曾與上海愛樂樂團同臺,還曾為歌手伊能靜的新專輯錄制童聲合唱部分。隨著云朵藝術中心的開幕,孩子們將有機會得到更多音樂家的教導,獲得更好的音樂啟蒙。
讓孩子們自由自在地歌唱
朵爾童聲合唱團孩子們的歌聲純凈無邪,表演自然松弛,有人說:“這些孩子自由自在的歌唱,如同天籟,讓人想起《放牛班的春天》。”
云朵藝術中心創始人、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聲樂系副教授劉姝彤認為,孩子們的音樂啟蒙,選曲十分重要。朵爾童聲合唱團的曲目里,不僅有中文和英文作品,還會涉獵意大利文、德文、俄文作品,給孩子們多種語言和音樂風格的滋養。
女高音歌唱家劉姝彤演唱《我愛這土地》。
今年2月,在東方藝術中心《劉姝彤和她的孩子們》專場音樂會上,孩子們演唱了《children are the future of the world》《star canon》《采蓮謠》等中外歌曲,還有《哭燭包》《搖到外婆橋》等滬語童謠。
“現在的孩子經常通過短視頻接觸到一些‘神曲’,旋律很套路,也很洗腦,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而且你會發現,一首歌流行的時候,所有孩子都在唱同一首歌。我們希望通過精挑細選,教孩子們聆聽和演唱全世界最美的童聲作品,從小提高他們的眼界和欣賞力。”劉姝彤說。
在云朵藝術中心正式開幕音樂會上,劉姝彤登臺演唱了一曲《我愛這土地》。朵爾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也會唱許多充滿中國風格的作品,比如,他們曾在不同的舞臺上演繹《靜夜思》《登鸛雀樓》等古詩詞歌曲。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劉姝彤不希望把孩子變成“大人喜歡的樣子”,而是希望保留孩子們的童真,不要用太多規矩阻礙了孩子自由天性的釋放。“我曾經希望能做一個專業的童聲合唱團,但現在,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在這里真誠、快樂地歌唱。我們需要放慢腳步,等待他們的成長,耐心澆灌,他們自會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
讓更多藝術家為孩子啟蒙
朵爾童聲合唱團分為3-6歲的“種子團”,5-7歲的“苗苗團”,6-9歲的“小花團”和8-12歲的“小樹團”,一步步進階,最終有機會進入云朵(上海)演藝學院。在那里,孩子們可以進入朵爾室內合唱團、云朵音樂劇團或云朵室內樂團。今年,云朵(上海)演藝學院首屆“大師季”還將邀請女中音歌唱家楊光和音樂劇導演麥克·施納克為孩子們上課。
男高音歌唱家魏松、書法家徐梅為孩子們頒發獎學金。
楊光曾是芝加哥抒情歌劇院首位亞裔駐院歌唱家,也是迄今唯一一位“卡迪夫聲樂大賽唯一大獎”和“多明戈聲樂大賽一等獎”雙料冠軍,她將為演藝學院藝術升學的孩子們上聲樂大師班。麥克·施納克任教于維也納國立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音樂與律動系、維也納音樂與藝術大學音樂劇系,同時以導演、指揮、鋼琴家、音樂劇演員的身份活躍于世界舞臺,他將為云朵音樂劇團的孩子們排演經典音樂劇目。
“孩子從小有這么好的師資,這么好的音樂氛圍,非常珍貴。而且孩子在這么敏感的年齡,能得到音樂的滋養,在音樂中學會互相合作、傾聽、欣賞,真的特別幸運。”一位家長說。
今年7月,朵爾童聲合唱團將去瑞士韋爾比耶音樂節聽音樂會,還將首次登上瑞士琉森著名的kkl音樂廳舞臺。雖不是正式演出,但孩子們可以在著名的音樂殿堂演唱中國古詩詞歌曲。劉姝彤希望,在世界舞臺上,孩子們能用歌聲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
劉姝彤說,“我希望云朵藝術中心能在孩子們內心播下一顆音樂的種子。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困難和坎坷。我希望音樂和愛陪伴他們,讓他們找到一個出口,讓他們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
欄目主編:李君娜
文字編輯:張熠
本文作者:吳桐
圖片編輯:邵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