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協11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全國150家期貨公司凈利潤99.48億元,同比增長67.58%;手續費收入226.46億元,同比增長66.55%。截至9月底,全國150家期貨公司客戶權益為11893.97億元,環比增長1.95%,同比增長61.65%。
9月當月,全國150家期貨公司凈利潤13.83億元,環比增長2.99%,同比增長102.72%;手續費收入31.66億元,環比增長14.97%,同比增長31.60%。
今年前9個月,全國150家期貨公司凈利潤99.48億元,同比增長67.58%;手續費收入226.46億元,同比增長66.55%。
9月當月,全國150家期貨公司凈利潤13.83億元,環比增長2.99%,同比增長102.72%;手續費收入31.66億元,環比增長14.97%,同比增長31.60%。
截至9月底,全國150家期貨公司客戶權益為11893.97億元,環比增長1.95%,同比增長61.65%。
從成交情況來看,今年以來,我國期貨市場發展總體維持較好的發展勢頭,成交規模同比獲得大幅增長。1—10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約為62.13億手,累計成交額約為485.6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10%和44.56%。
當前,我國期貨市場上市期貨期權品種已達94個,已經涵蓋能源、金融、糧食、化工、金屬等關系國計民生的多個重要領域。國內期貨市場初步可以滿足大型實體企業的套期保值需求。此外,上市公司參與期貨及衍生品市場數量也正在逐步增加,截至9月底,我國上市公司中有700多家利用匯率、利率、商品、股權等衍生工具套期保值,占上市公司總數的20%。
物產中大期貨副總經理景川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今年全球經濟差異化復蘇的背景下,資本市場的驅動也呈現多元化的特征,各國貨幣財政政策的不同引發的流動性差異以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危機導致的供給需求的錯配,加之全球能源危機等因素共同作用于大宗商品市場,市場波動加劇。與此同時,隨著風險的聚集,期貨市場的風險管理的功能突顯,實體產業對于期貨及衍生品工具的運用不斷提高。
“全球流動性的充裕也令資產配置的需求高漲,因此在期貨市場客戶權益創新高的同時,期貨及衍生品受到了實體企業以及投資機構的青睞,期貨市場的成交與持倉都呈現快速增長的特征。”景川說。
浙商期貨北京分公司副總屈曉寧認為,今年期貨公司利潤同比大幅增長原因有三:一是在大宗商品市場振蕩行情背景下參與的資金主體大幅增加;二是一部分期貨公司的子公司業務蓬勃發展,為期貨公司收入作出較大貢獻;三是交易所的各項服務實體經濟的支持舉措給期貨公司的收入增長提供了便利條件。
從行業格局變化來看,景川認為,除經紀業務外,今年以來期貨公司期現以及資管業務的利潤也呈現顯著增長的勢頭,行業“增量不增收”的局面有所轉變,期貨公司經紀業務與創新業務同步發展的格局已初步呈現。
日前,A股上市期貨公司南華期貨和瑞達期貨披露的三季度應收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兩家公司歸母凈利潤均同比翻倍,并超過去年全年水平,其中瑞達期貨前三季度手續費收入同比增長124.84%,主要來源于資管業務及經紀業務收入增長;南華期貨在推動經紀業務穩步增長的同時,風險管理業務規模、尤其是場外衍生品業務規模也獲得顯著提高。
“當然也要看到,行業中頭部期貨公司因具備牌照齊全、人員齊備、服務專業等因素,多元化增收情況更為明顯。目前市場前三十家期貨公司的客戶權益占比、交易量和持倉的占比均大幅增加,行業頭部效應越發明顯。”屈曉寧說。
華金期貨總經理劉小紅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各類避險資金積極入市,期貨公司的經營情況較去年有了較大的提升。但從利潤結構上看,大部分期貨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依然是經紀業務,資產管理和風險管理業務在行業發展的利潤貢獻上還需要繼續培育。
全國排名前4的期貨轄區總凈利潤占全國68.84%
數據顯示,安徽,26061.69萬元;北京,124268.45萬元;大連,-635.44萬元;福建,14711.7萬元;甘肅,-32.83萬元;廣東,66973.61萬元;海南,735.83萬元;河北,1789.17萬元;河南,3074.29萬元;黑龍江,-142.1萬元;湖北,15157.75萬元;湖南,20.41萬元;吉林,1664.23萬元;江蘇,22959.71萬元;江西,994.57萬元;遼寧,819.07萬元;寧波,4553.34萬元;青島,419.5萬元;青海,3543.11萬元;山東,14534.03萬元;山西,4036.48萬元;陜西,5124.5萬元;上海,303620.2萬元;深圳,139250.7萬元;四川, 8489.28萬元;天津,16640.08萬元;廈門,49510.94萬元;新疆,-368.84萬元;云南,2500.7萬元;浙江,117227.1萬元;重慶,46743.45萬元。
1—9月,上海轄區凈利潤約為30.36億元,在全國31個轄區中貢獻最大,也是唯一一個凈利潤超30億元的轄區,占全國凈利潤超30%。除上海外,凈利潤超10億元的轄區有3個,其中北京轄區凈利潤12.43億元,浙江轄區凈利潤11.72億元,深圳轄區13.93億元。上述4個轄區凈利潤合計約占全國的68.84%。(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