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以“賦能大宗商品科學定價 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第17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召開。
記者從大會上獲悉,2021年期貨市場保持良好發展態勢,規模體量持續增長,市場建設不斷深化。目前,我國期貨市場資金總量已突破1.2萬億元,比2020年年末增長44.5%;越來越多產業客戶和機構投資者利用期貨市場管理風險、配置資產,投資者機構化趨勢明顯;面向低碳經濟的廣州期貨交易所正式揭牌成立,推出首只產品的各項準備工作順利推進,商品期貨期權國際化品種增至9個。
記者從大會上獲悉,近年來,中國期貨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市場交易量迅速增長,市場規模日益擴大,期貨服務實體企業的效果不斷提高。深圳期貨業取得了長足進步。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深圳期貨公司總資產達到2338億元,凈資產235億元,客戶權益2067億元,累計凈利潤14億元,以上各項指標占全國均為15%左右,排名全國第二。另外累計凈收入40億元,占比全國11%,排名全國第三位。深圳目前有4家A類期貨公司,其中A級、AA級各兩家,AA級公司數量占比全國12%。深圳期貨公司資產管理規模達到951億元,占比全行業30%,同比增長53%。
會上,來自7家境內證券期貨交易所和兩家境外交易所,以及中證商品指數有限公司的有關領導,圍繞如何提高中國定價影響力、2021年遇到的挑戰和今后發展的方向等話題進行了深入分析與討論。
本屆大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京深兩地視頻連線的方式舉行,同時還舉辦了“保‘價’護航期貨助力能化產業戰略升級”“發揮市場功能助力黑色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等6個分論壇。(記者 周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