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青海6月30日訊(記者 張潁 攝影報道)6月29日,參加全國主流媒體海東行暨“鄉村振興看海東”采訪活動的采訪團來到海東市樂都區污水處理廠(以下簡稱“污水處理廠”),探訪青海全省首個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
大數據監控室.jpg
在污水處理廠的中央控制系統的大屏幕上,污水處理的各個流程和指標一一展現。“所有的數據都會同步上傳平臺,對污水情況進行實時監測。”污水處理廠廠長趙生君說。“個別污水處理指標水平已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相關資料圖)
二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
據趙生君介紹,該污水處理廠于2016年12月工程竣工驗收,根據水量增長情況,于2017年5月投運第一組2萬噸處理系統,2020年9月投運第二組2萬噸處理系統,設計日處理水量4萬噸,執行一級A排放標準。“現在污水處理廠日處理約3.2噸污水,即使日后水量增多,我們也能夠很好地進行處理。”趙生君說。
除水質問題之外,污水惡臭污染也逐漸影響大氣環境質量和人類健康,但在海東市樂都區污水處理廠中,卻沒有難聞的刺鼻味道。“我們對于臭氣采用生物除臭工藝,經濟實用效果好。”趙生君介紹道,生物除臭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活動,將有機污染物分解為無機物或二氧化碳、水等物質。
污水處理局部區域
自動污染源監控基站設備
原本渾濁不堪、臭氣撲鼻的污水,經過城鄉生活污水經過預處理、生化處理和深度處理三個階段后,處理達標的污水部分回用至廠區綠化和日常生產,大部分尾水排放至污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濕地,最終排放到湟水河。據悉,該污水處理廠24小時不停運,污水收集管網規劃范圍基本覆蓋樂都主城區與沿線村鎮,服務人口達20萬。
看到了污水處理廠一點一滴從黃土地建起來的趙生君感慨道:“污水治理不僅是對環境的保護,更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
據了解,海東市樂都區污水處理廠的建成投運,有效減少水體污染、改善湟水河流域生態環境,改善人居環境質量、提高城市現代化建設水平,吸引外部投資、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為海東市生態環境、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