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ICphonto
歷經一個半月、四次降價拍賣,新華基金 35.31% 的股權終落槌成交。至此,金融街集團對新華基金的持股升至 47.89%。
8 月 30 日上午,阿里資產平臺顯示,新華信托持有的 35.31% 新華基金股權終于以 2.71 億元落槌成交,由京、渝兩地的國資攜手買入。其中,北京華融綜合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北京華融”)拍得 30.31% 股權,重慶市江北區國有資本投資運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北國資”)拍得 5% 股權。據悉,這也是本次公開拍賣中唯一的出價人。
天眼查顯示,北京華融為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金融街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金融街集團的實際控制人為北京市西城區國資委。另一位合拍者,江北國資則為重慶市江北區政府的全資國有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重慶市江北區政府。也就是說,京渝兩地的國資攜手買入了新華基金 35.31% 的股權。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兩地國資聯手成功競拍,意味著新華基金再次獲得國資青睞,股權結構將更加清晰、穩定。
實際上,早在今年 1 月,證監會便批復金融街集團成為新華基金實際控制人。但金融街集團并不直接持有新華基金的股權,而是通過恒泰證券穿透后持有新華基金 17.58% 的股權。加上旗下全資子公司此次競拍的 30.31% 股權,金融街集團目前共持有新華基金 47.89% 的股權。
據悉,此次拍賣的股權由新華信托持有,這是新華信托被裁定破產而不得不進行的舉措。2020 年 7 月,新華信托被銀保監會接管,并在 2022 年 6 月進入破產程序。2023 年 5 月,新華信托被宣告破產。此后,新華信托開始對持有的信托產品和股權資產進行公開拍賣處置。
阿里資產平臺顯示,在此之前,新華基金上述股權已經歷了三次競拍。7 月 17 日第一次競拍,起拍價格為 4.23 億元;8 月 2 日第二次競拍,起拍價格為 3.38 億元;8 月 12 日第三次競拍,起拍價格為 2.96 億元。盡管起拍價從最初的 4.23 億元逐次降至 2.96 億元,但上述三次競拍都無人問津。8 月 30 日,第四次拍賣終以 2.71 億的價格售出,與首次拍賣價 4.23 億元相比,折價率達 36% 。相關人士表示,新華基金股權出售艱難,映射出中小公募基金對投資者吸引力的下降。
圖片來源:阿里資產平臺
新華基金成立于 2004 年 12 月,公司注冊地在重慶市。作為一家老牌公募,十幾年前新華基金在王衛東、曹名長、崔建波、周永勝等一眾明星基金經理的加持下,在行業里占據著一席之地,尤其是在權益類產品表現優異。不過,近年來新華基金在規模、人才上稍顯落伍。規模層面,截止今年年中,公司管理規模為 538.53 億元,同比下滑 37.99%,在全市場中排名第 77 位。產品層面,去年至今,公司并沒有發布新產品,僅對 3 只老產品增設了 E 份額或 C 份額。除此,公司高層、基金經理流動較大。Wind 顯示,近一年基金經理離任 7 位,新聘 8 位,遠高于行業平均。今年 2 月,原董事長翟晨曦、原副總經理劉征宇因個人原因同日離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