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東方網記者董浩帆、柏可林9月8日報道:今天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工博會”)有關情況。本屆工博會在呈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面均有亮眼表現。
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戎之勤介紹,一是加快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戰略布局,搶抓產業智能化發展先機。機器人展圍繞“讓智造更智慧”主題,全球或者全國首發的以機器人為核心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預計將有300多項。匯聚了機器人“四大家族”:發那科、ABB、庫卡和安川電機,以及埃斯頓、新時達、節卡、新松等國內機器人整機領軍企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展區以“工造萬物·互聯無界”為主題,重點關注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工業互聯網、工業AI場景應用、數字化工廠等熱議話題,通過前沿技術與應用的展示、高規格發展論壇、產業技術沙龍、媒體訪談傳播等形式,搭建國家級、國際化的線上線下一體化交流平臺,賦能工業數字化、智能化可持續發展。
二是堅持綠色低碳技術引領,加快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和能效提升,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節能工業配套展聚焦高效節能技術、核心基礎零部件、工業清潔、防塵防爆領域,展品涵蓋高效節能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和清潔解決方案等。新材料產業展聚焦頭部企業優秀成果,如凱盛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料方,實現了關鍵核心裝備的完全國產化,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三個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能源技術與設備展聚焦能源轉型新賽道新方向,其中,新設“智慧能源專區”,展出智慧能源、清潔能源利用、能源效率優化、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等,就雙碳目標下能源電力轉型發展路徑、儲能產業鏈核心技術、創新應用、安全標準等問題集中展示。
三是增強科技創新發展新動能,培育質量和品牌競爭新優勢,提升產業能級。科技部展區以“高端制造與綠色能源”為主體,重點展示增材制造、智能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等方面取得的重要科技創新成果,如中微公司自主研發的等離子體刻蝕設備就是本次技術成果展出的一大亮點。中國科學院展區以“立于基礎,騰于創新”為主題,關注新興產業培育、支柱產業升級等方面迫切需求,聚焦科技前沿、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展品等。高校展區集中展示高校創新科技成果,預計將遴選參展項目超800項,高校雙創項目約50項,如西北工業大學的“高端工業仿真軟件”,助力工業高端化升級貢獻智慧。
此外,本屆工博會作為全球工業發展的風向標,展示了眾多未來科技,體現了很高的“含金量”。
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戎之勤介紹,一是展區體現未來產業發展熱點。本屆工博會展示內容涉及從制造業基礎材料、關鍵零部件,到先進制造裝備、整體解決方案的智能綠色制造全產業鏈,聚焦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圍繞低碳化發展、數字化轉型的新要求。其中,高壓功率驅動芯片、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刻蝕設備及國產高端工業仿真軟件等主要推薦展品,聚焦了我國工業發展的未來方向。據悉,本屆工博會還圍繞未來產業方向,特別設置了合成生物專題展區,邀請凱賽生物、華恒生物、首鋼朗澤等部分領軍企業展示合成生物領域的前沿技術。
二是首發首展眾多新科技、新成果。本屆工博會不僅是對現有工業的全面呈現,更是我國眾多高科技企業在綠色低碳、數字化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展示平臺。如發那科的SMR移動復合機器人、ABB的機器人盲盒機等創新產品,不僅拓展了機械自動化領域的應用場景,還推動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多種領域的技術融合;新時達的SC系列運動控制器,支持直線插補、連續插補、圓弧插補等功能,滿足多種場合的需求;費斯托的協作式多功能小型部件裝配測試臺、研祥科技的新一代2U雙路高性能服務器等展品,通過產品和服務迎接未來智能化制造和數字化進程的挑戰。眾多首發首展產品均代表未來科技發展趨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