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虛構教師任教經歷、引用不真實用戶評價,虛假標價再打折扣促銷,5月10日,“作業幫”“猿輔導”均被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處以警告和250萬元頂格罰款的行政處罰。
絕大多數人在瀏覽網頁、逛實體商店時,都會看到打折促銷的活動,且多數商品的促銷價比原價低很多,甚至是原價的1/10。人們還特別關注那些商品和服務的質量,為此會貨比三家,優中選優。教育培訓機構所作的虛假宣傳,顯然有著更大的危害性,其被頂格處罰也給其他商家敲響了警鐘。
在很多消費者看來,促銷價比原價低很多的商品和服務,自然是占到了便宜,應該盡快購買,甚至應該搶購。這樣的打折促銷活動讓商家賺得盆滿缽滿。殊不知,商家宣稱的打折活動根本不存在,即所謂的原價商品根本沒有成交過,屬于虛標的原價。也即,其行為屬于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價格違法行為。
尤其是虛構教師資歷和引用不真實的用戶評價,是更為嚴重的虛假宣傳。要知道,家長之所以選擇給子女購買課外輔導課程,主要就是看重教育培訓機構的師資力量和評價,該項指標的分量遠遠超過價格因素。因為選擇教育培訓機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補足短板,提高成績。師資力量和評價自然是最關鍵的參考指標,也是教育培訓機構的生命線。
虛構教師資歷和評價是具有嚴重危害性的虛假宣傳,是典型的誤人子弟。而且,消費者購買其他產品后,尚可退貨換貨,而教育培訓服務即便退課退款,所耽擱的時間和學業也難以彌補,甚至會導致學生的前途命運被改寫。也就是說,教培機構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既收割了錢財,又誤人子弟,應該受到最嚴厲的處罰。
作為教育培訓機構,其在教書育人的同時必須注重誠信信用,如果連自己都不講誠信,毫無顧忌地搞虛假營銷,如何能讓消費者和公眾相信其教育質量?如何樹立教育者的形象?監管部門此次果斷查處類似虛假宣傳行為,無疑能夠起到警示作用,進而保護消費者,以防掉入陷阱,花了冤枉錢卻購買不到真正優質的課程。(史洪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