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湯小姐在購買情感咨詢服務后遇“坑”了。
其通過一情感咨詢服務公司尋求情感咨詢,想挽回與前男朋友的感情關系。該公司的分析師在了解湯小姐的情況后,稱挽回的難度不大并推薦一個2個月的情感私教服務,承諾專業老師提供每天半小時的指導服務,其它時間段可以在線咨詢,對服務不滿意可退款。于是湯小姐就支付15900元購買了相關服務。第二天,自稱的專業老師聯系了湯小姐,并為其提供了第一次咨詢服務,在湯小姐提出要約第二天咨詢時,該老師卻表示其第二天沒時間,預約時間在一周之后,與此前合同約定的每天半小時服務不符,在線的陪聊服務老師也經常不回復信息。
另外,開始咨詢不久,相關老師就稱湯小姐心理問題嚴重,需要延長咨詢時間,誘導其更換更高額的服務套餐。湯小姐認為非常不合理,且在治理三周過程中,該公司只提供了六次服務,嚴重違反合同約定,于是湯小姐要求立即退款。但該咨詢公司稱無法退款。
接訴后,廣東省消委會工作人員多次與該情感咨詢公司溝通,最終對方同意扣除已上課的費用,剩余部分由消費者承擔15%責任后退還。
廣東省消委會結合心理咨詢服務糾紛處理情況,于8月17日發出特別消費提示。
省消委會表示,據權威媒體和消費者反映,行業快速發展的背后,由于缺乏統一規范,且心理健康服務效果無界定標準等因素,容易發生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事件。特別是隨著商業模式日漸多樣化,網絡上心理健康咨詢、親密關系修復、陪伴傾訴傾聽等成為商機,出現了一些冒充“醫生專家”、以心理咨詢為名提供“軟色情”“擦邊球”服務等亂象。
省消委會提醒,廣東省內各大醫院均有精神科或心理精神科,醫生資質高,專業有保障,消費者如有需要可首先選擇醫院心理咨詢門診。
在不想去醫院的情況下,最好選擇當地高校心理學院或者心理健康中心。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了《廣東省心理援助公益熱線電話一覽表》,包括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廣東省心理危機干預專委會、12355青年之聲、醫院、高校、社工等多種心理援助公益渠道,有需要的消費者可優先選擇(網址:http://wsjkw.gd.gov.cn/xxgzbdfk/fkzs/content/post_2896151.html)。
如確需選擇社會化的心理咨詢服務,應多方面了解咨詢機構的信用信息,可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政府網站或渠道查詢、了解該心理咨詢機構是否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因違法行為被行政處罰或訴訟等。
心理咨詢服務通常采取預收款方式,建議消費者盡量選擇按次支付咨詢費用,或者在付款前通過正式合同方式明確約定服務內容、服務質量、退款計算方式等。避免一次性繳納高額服務費。此外,消費者在購買心理咨詢服務后,要注意妥善保存好付款憑證、合同或協議等證據。當發現心理咨詢機構有異常情況時,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咨詢、投訴或舉報。(記者 姚嘉莉 通訊員 粵消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