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不佳、安裝服務差……
在政策的引導下,廚余垃圾處理器作為新興廚房大件,近兩三年猶如搭上發展的“快速列車”。奧維云網預測,目前如果按照10%的家庭保有量計算,中國市場則有幾千萬臺的市場需求。然而,盡管廚余垃圾處理器借助政策與消費升級的“風口”火了一把,但依然存在增速雖快,后勁不足的問題。對于產品的安裝與使用上,消費者并非對此全盤埋單,甚至有部分消費者認為它并沒有想象中那樣好用,充其量只是智商稅。廚余垃圾處理器想要被更多家庭所接受,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A
市場銷量再增產品滲透率待提升
對于不少人來說,垃圾分類是一件不小的麻煩事。尤其是廚余垃圾,每天不僅要定點投放,還要在投放垃圾之前進行“破袋”處理。稍一不注意,垃圾就會容易掉出來,弄得滿地都是。廚余垃圾處理器的出現,恰能解決這些問題。作為一種安裝在下水道的研磨器具,廚余垃圾處理器可以將熟廚剩菜、剩飯、菜葉,以及果皮、魚刺、菜梗、蛋殼、茶渣、骨、貝殼等常見生廚垃圾全部打碎然后沖入下水道。它不僅將垃圾處理步驟化繁為簡,解決了家庭日常的垃圾分類問題,還降低了垃圾回收與終端處理的難題。而在政策的引導下,廚余垃圾處理器近兩三年猶如搭上發展的“快速列車”,受到不少消費者的追捧。據中怡康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廚余垃圾處理器線上市場銷量超過13萬臺,零售額超3億元;線下銷量1.6萬多臺。上海、廈門、杭州三個實行強制垃圾分類的城市居民成為了消費主力。
受疫情影響,2020年“宅經濟”興起。在整體家電市場下行的情況下,廚余垃圾處理器仍取得了不菲的線上銷售成績。據中怡康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線上市場廚余垃圾處理器零售量規模達21.7萬臺,同比增長85%,零售額規模4.4億元,同比增長118%。時至2021年,其市場發展勢頭不減。奧維云網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H1廚余垃圾處理器線上零售量7.8萬臺,零售額1.8億,并預測2021年廚余垃圾處理器規模將達到22.9億、92萬臺。其中線上5.8億、25.3萬臺,線下17.1億、66.6萬臺。
熱鬧的市場也吸引了不少品牌入局。除了貝克巴斯、愛適易、唯斯特姆等專業廚余垃圾處理器品牌穩居市場主流,美的、海爾、華帝等綜合性家電品牌也在吹起“沖鋒號角”,并推出了“套系化”“場景化”的銷售概念,嘗試以品類配套為突破口,加速產品的推廣與市場教育。不過,廚余垃圾處理器在家庭使用上的滲透率仍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廚余垃圾處理器市場滲透率仍不足1%,而歐美、美國等地區已經達到70%以上的滲透率,差距相當明顯。
B
體驗不佳、安裝服務差
產品推廣面臨諸多難題
事實上,廚余垃圾處理器進入中國市場已有20多年時間。但在垃圾分類政策推行之前,該市場的發展幾乎可以用龜速來形容。雖說目前廚余垃圾處理器借助政策與消費升級的“風口”火了一把,但依然存在增速雖快,后勁不足的問題。對消費者來說,產品的使用體驗也并非都盡如人意。
市民宋先生在2019年買了一款圈廚廚余垃圾處理器,使用一年多,產品便開始頻繁出現問題。“只要一打開開關就全屋跳閘,現在下水道已堵滿,滿屋子臭氣,廚余垃圾處理器已經無法正常工作。”宋先生對此頗為不滿。與宋先生同樣遭遇的消費者并不在少數,知乎、豆瓣、微博等社交平臺上,不少消費者表示,使用廚余垃圾處理器后,發現反而會堵塞管道。個別用戶購買產品后一年內返修多次還存在問題。在他們看來,廚余垃圾處理器充其量只是智商稅。除此之外,安裝師傅水平參差不齊與售后服務未到位等問題也是消費者投訴的內容。
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推廣廚余垃圾處理器仍存在眾多難點。除了用戶對于產品的消費意識和消費習慣尚未跟上,適合產品生存與發展的“現實土壤”也還沒有準備好。中式飲食習慣喜好重油、同時還有各種高纖維、體積較大的骨頭,這對于廚余垃圾處理器研磨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早期的廚余垃圾處理器則更多參照國外品牌,消費者使用產品時難免會出現“水土不服”。此外,用戶樓房的排水系統設施不完善,特別是“老破小”等舊式樓房的下水管道設計較為陳舊或者存在老化,加上餐廚的油污,很容易就導致堵塞。下水口寬度不足、沒有預留空間和電源等問題也常是用戶安裝產品時的“絆腳石”,而這些都在影響著消費者對于產品的認知與使用體驗。
從更為宏觀的角度而言,廚余垃圾處理器的使用也對城市生活污水的治理提出更高要求。當市民大面積使用廚余垃圾處理器后,城市的生活污水的組分變化要如何適應;如何科學合理布局實施污水處置裝置的運營與管理;如何改良技術、保障產品的性能指標……都成為政府相關部門與企業需要共同思考與推進解決的現實問題。(記者梁茹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