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消息,近日,科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因在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期間未經消費者同意擅自在門店安裝攝像設備抓取人臉信息,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被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50萬元,并責令改正。
通報顯示,經查明,科勒衛浴于去年2月25日從萬店掌公司購買攝像設備等軟硬件系統,安裝在科勒衛浴的經銷商門店。截至今年3月15日,科勒衛浴全國222家門店安裝了565臺萬店掌攝像頭,科勒衛浴向萬店掌支付了99萬余元。
萬店掌提供的攝像設備會自動抓取到店人員的人臉信息,并通過軟件系統將收集到的人臉信息圖片上傳至萬店掌租用的阿里云服務器,再經過算法計算篩除門店員工及重復進店的顧客,達到去重目的??评招l浴門店據此來精準統計客流,方便制定銷售政策。
但是,科勒衛浴使用人臉識別攝像頭抓拍消費者人臉信息時,并未取得消費者的明示或授權。在央視“3·15”晚會曝光前,科勒衛浴共抓取了220萬余條人臉信息。執法人員查明,這些攝像頭收集到的人臉信息均存儲在萬店掌租賃的阿里云服務器上,科勒衛浴無法下載,僅使用這些數據來精準計算門店有效客流,未將消費者個人信息用于商業交易,無違法所得。
以人臉識別為代表的個人生物信息識別應用野蠻生長,不過在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已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處理個人信息相關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
《規定》第2條至第9條主要從人格權和侵權責任角度明確了濫用人臉識別技術處理人臉信息行為的性質和責任。其中,第2條規定了侵害自然人人格權益行為的認定,針對今年“3.15晚會”所曝光的線下門店在經營場所濫用人臉識別技術進行人臉辨識、人臉分析等行為,以及社會反映強烈的幾類典型行為,該條均予以列舉,明確將之界定為侵害自然人人格權益的行為。(記者何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