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消保委靈芝分會接到多起消費者投訴,表示在某理發店充值辦理的預付卡,被商家告知換了老板無法繼續使用,要以卡內余額1:1的比例繼續充值,激活該卡后才能使用。投訴者希望相關部門核實處理,讓商家能夠退還卡內余額或同意繼續使用卡內余額。接到投訴后,工作人員立即與商家陳某(化名)取得了聯系,陳某表示該店是上一商家張某(化名)轉讓給自己的,雙方在轉讓協議中并沒有約定該批會員卡的整體承接,因此不愿繼續讓消費者使用預付卡。調解期間,工作人員多次與原商家張某聯系,但查無下落。為減少消費者的經濟損失,工作人員約談陳某做思想工作,幫助其分析利弊得失。經過多次電話溝通確定初步方案后,組織商家和消費者進行了現場調解,雙方就卡內余額的使用方式達成一致意見。
本案例是典型的美發店“充值套路”,每隔一段時間就“易主”。消費者要想繼續使用預付卡,就要充值,卡內錢永遠用不完,不斷續費。美發店每隔一段時間就卷錢走人,然后逼消費者充值激活原卡,這種現象在美發行業極為普遍。而消費者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越城區消保委提醒廣大消費者辦理預付費卡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充值前要查看商家證照是否齊全。盡量選擇規模大、證照齊全、經營狀況較好、服務質量佳、誠信度好的商家。
充值時要理性消費,準確判斷自己的需求,一次性充值金額不宜過多。不要被經營者的大幅折扣吸引。要仔細了解和閱讀辦卡說明,與商家簽訂書面合同,在合同中詳細約定預付卡的使用范圍、有效期限、服務項目、退款條件、違約責任等條款,同時要特別注意終止服務、轉讓等限制性約定,以免日后發生糾紛無證據給維權帶來困難。
當發現商家有異常情況時,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咨詢、投訴或舉報,有效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在本案例中,當消費者遇到店鋪改名,且還能找到更名前商家的情況下,消費者可向前商家申請退款,避免進入不法商家的連環套中。《消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并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鄭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