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國慶“黃金周”臨近,外出游玩、朋友聚餐、購物娛樂等節日消費日趨旺盛。9月28日,為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消費者度過歡樂、健康、平安的國慶假期,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向川渝兩地消費者發布以下消費提示。
購物時理性消費不盲目
“黃金周”期間,商家線上、線下促銷力度加大,“好評返現”、“滿贈返券”、“超低折扣”等各種商品打折、優惠活動名目繁多。建議川渝兩地消費者理性看待商家的促銷手段,在明確消費需求以及充分了解產品真實品質的情況下再作出購買決定,不為“爆款”、“特價”等宣傳沖昏頭腦,不被網上展示的精美外包裝圖片所蒙蔽,謹慎選擇“網紅”直播帶貨銷售的各類產品,以免為一時的沖動消費而后悔。網上購物時應嚴格按照平臺(網店)的支付程序進行,不要私下匯款或轉賬,避免網絡詐騙造成經濟損失。
外出就餐時,要注意選擇衛生條件好、設施齊全、信譽度高的餐廳。網絡訂餐時,要詳細查看店鋪的資質和相關證照等信息,選擇證照齊全、信譽較好的商家,按需訂餐。收到訂餐時,先確認所配送餐與訂購餐品是否一致,再查驗餐品是否變質并檢查送餐容器和包裝是否清潔、完好,確保送餐過程食品未受污染。
購買保健食品謹防上當
保健食品作為食品的特殊種類,用于特定人群調節機體功能,不能代替藥品,不能宣傳疾病治療、預防作用。建議川渝兩地消費者特別是中老年消費者,切勿聽信將保健食品比成靈丹妙藥的虛假夸大宣傳,更不要將保健食品用于治療疾病。
購買保健食品時建議做到“三看一咨詢”:一看有無證照。正規經營單位應當懸掛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不要到無證無照的地方購買。二看“藍帽子”和批準文號。要認清、認準產品包裝上有無保健食品專屬標志(“藍帽子”)和產品批準文號,可以訪問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查詢相關批準文號信息。三看說明書是否規范。按照國家規定,說明書應當有產品的成分、含量、適宜與不適宜人群、食用方法、用量、注意事項等內容和“本品不能代替藥物”的警示用語。同時,購買保健食品之前應當向專業醫生咨詢是否符合自己的健康狀況,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所以不能輕信推銷人員的宣傳。
除保健食品外,金融理財、電信詐騙、低價旅游等也是老年消費者容易上當受騙的消費問題。建議老年消費者一方面要多學習相關的消費知識,提高防騙意識和能力;另一方面,在作出購買決定前,多與子女溝通,特別是在涉及消費金額較大的情況下,務必重視子女的意見和建議。
維權時保留好消費憑證
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要注意保留購物憑證、服務單據等維權依據,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如發生消費糾紛,可先與商家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撥打相關行政部門的投訴電話進行投訴。根據川渝兩地消委組織建立的異地消費維權機制,兩地消費者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區域內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向其住所地的消委組織投訴,實現“足不出戶”異地維權。(記者 嚴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