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冷空氣的早早“造訪”,近日,廣東、廣州許多地區的氣溫下降,相較往年,不少市民早早換上了秋裝。這也激發了許多消費者的秋冬裝消費熱情,廣州市內不少商圈的服裝店內人流如織,多位工作人員表示,由于近日廣州較往年同期降溫幅度較大,前來購買秋冬裝的顧客數量明顯增多,帶來了更多的成交量。也有商圈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時尚節活動,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目光。業內人士認為,如今,許多秋冬裝更偏向于生活化和運動風,這可能會是近兩年的流行趨勢。
有專家表示,氣候因素對秋冬裝銷量有助推作用,在廣州著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背景下,創建有影響力的時尚發布平臺,可以提升廣州服裝產業的綜合實力。
市場旺:溫度下降,市民紛紛選購秋裝
廣東近日迎來了一股冷空氣,氣溫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這也激發了不少市民的秋冬裝消費熱情。10月23日、24日,記者在廣州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看到,市民選購秋裝的熱情十分高漲,不少服裝店內人流如織,冷空氣讓廣州提前領略到了一股秋意,消費者們也紛紛選購秋冬裝。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家店鋪內的工作人員,多位工作人員表示,由于近日廣州較往年同期降溫幅度較大,前來購買秋冬裝的顧客數量明顯增多,帶來了更多的成交量。
有消費者對記者表示,雖然如今線上購物手段十分多樣,但自己在購買服裝時還是傾向于在實體商店進行購買:“無論是衣服的顏色,還是面料,在商場買衣服的感覺肯定更直接,老婆孩子也開心。”也有消費者提前購置冬裝:“這幾天有點冷,提前看一看冬裝,也挺有意思的。”
記者在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看到,不少服裝門店在進行秋冬裝上新的同時,也在進行著夏裝的促銷,價格親民。線上方面,臨近“雙十一”購物節,不少平臺商家都開啟了“雙十一”預售,新款、合作款秋冬裝十分惹眼。記者觀察到,多個互聯網購物平臺均在顯著位置推介新品秋冬裝。
有網友認為,如果想要第一時間穿新款,基本還是需要正價購入,如果不介意老款,可以先“捂緊腰包”,反季購買。也有網友表示,臨近“雙十一”、“雙十二”,正是不少電商平臺蓄勢待發的時候,要算準各式各樣的優惠,可以省下不少錢。“各個時間段買都有各自的特點,如果能找到秋冬新品,價格又優惠,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在秋末購買,或者挑選反季時購買秋冬裝,大概率是要更劃算一些,但那樣的話,就只能明年穿啦。”張女士對記者說。
玩法多:新款式新趨勢,時裝秀靚爆鏡
就這兩年的秋冬裝流行趨勢,業內人士向記者分享了自己的觀點。emoduse+品牌相關負責人表示,以自己關注的領域和風格來看,如今,許多秋冬裝更偏向于生活化和運動風,如今,“宅經濟”越發火熱,在遠程辦公、遠程溝通越來越普及的大背景下,人們的居家時間會比以往多不少:“因此,時裝設計方面也會以舒適感作為首要考慮因素,在結合流行元素的同時,人們會希望自己所穿的衣物,是多功能性、多面性的,既能在家穿著,也能出門,現在居家服品牌數量的增加,其實就是順應這一趨勢而生。”
該品牌負責人表示,在這樣的背景下,品牌在設計服裝時,也會考慮提高舒適感和百搭性:“以我們的品牌為例,我們一貫強調不同單品之間的互搭性,以及一衣多穿、一衣多風格的功能性。這類一衣多穿的服裝及相應而衍生的系列單品,我認為會是這兩年的流行趨勢。”
“以我們的經驗來看,其實秋裝一般在7月末8月初就開始上市了,初秋的產品不會太厚,適銷期也是蠻長的。”emoduse+品牌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一般來說秋裝在深秋波段的產品會相對厚一些,上市的話也會是先上北方市場,南方的店鋪會晚一到兩周,10月份我們的冬裝也已經上市了,這段時間廣州、廣東的降溫對我們南方市場的銷售肯定是很有幫助的,氣溫驟降也會讓消費者提前做出購買決定。”該負責人表示,一般來說,時裝的銷售旺季集中在秋冬波段,秋冬的氣溫會影響需求,消費者穿搭的需求會比春夏季普遍高一些。
除了琳瑯滿目的秋裝新品,也有商圈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時尚節活動。廣州友誼商店近日便在環市東廣場舉辦了第五屆國際時尚節。據介紹,這是一次“大牌云集、新品爭艷”、演繹2021秋冬最新國際服飾潮流的時尚節,期間,包含眾多國際知名品牌商品在內的各式潮品悉數在環市東廣場的秀場上亮相,詮釋2021秋冬時尚服飾的魅力。
廣州友誼商店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天氣驟然降溫,也激發了市民換季購買服裝的興致。秋冬新品熱賣、厚裝、保暖服飾動銷活躍。友誼商店秋冬服飾新品上架率超90%,在充足的貨源支持下,吸引品牌粉絲搶先入柜掃貨,秋冬新品的銷售占比9成以上,衛衣、長袖T恤、長褲、羊絨外套等動銷活躍。此外,內衣保暖類商品、童服類的銷售也因這一波的冷空氣帶旺不少。床品、毛巾類因受冷空氣影響,秋冬厚被、特惠套裝熱銷,主力品牌增長,總體銷售同比升幅近40%。
專家談:氣候因素助推秋冬裝銷量,服裝行業助力廣州市場
關于近期秋冬裝產品的市況,10月26日,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秘書長陳韶通對記者表示,由于近日廣東、廣州氣溫降低,這幾天大街小巷上不少市民換上了秋裝,市場上也出現了相對應的需求。再加上今年北方多地提前進入“供暖季”,在此基礎上,經過市場調研,陳韶通發現,作為全國服裝供應鏈上的重要城市,廣州不少市場檔口、服裝城的備貨量與出貨量都有較大程度的提升:“許多市場的備貨量、出貨量提升明顯,比如,紅棉國際服裝城、白馬服裝市場、錦東國際服裝城,環比九月,這些市場中許多商家的銷量是以前的兩倍,在以往,這種景象是很少見到的。”
陳韶通表示,隨著互聯網電商平臺的不斷涌現,流量不再集中在某一兩個平臺手中,互聯網營銷的獲客成本正在上升。在這個背景下,不少品牌在公眾宣傳和品牌拓展方面的選擇逐漸趨于理性:“和以前比起來,電商平臺的流量變得難獲取了,品牌在門店拓展方面也比較謹慎。因此,要擴展視野,尋找新的市場空間。”
“創建有影響力的時尚發布平臺,如廣東時裝周,可以提升廣州服裝產業的綜合實力。”陳韶通認為,廣州長期以來都是全國成衣重要的集散市場,涉及的服裝產品覆蓋了高中低多個檔位,擁有強大的服裝供應鏈和許多知名的品牌、設計師等,如今,廣州正著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服裝行業在未來還會有更多發展機會,“對比國內、國際上的其他消費強市,我們要增強廣州的‘軟實力’,對品牌的重視度和宣傳要提升,要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把現有的家底亮出來,創建有影響力的時尚發布平臺,以此帶動旅游、交通、住宿、購物等一系列的時尚消費行為,在細分領域下持續發力,努力把時尚產業的影響力與話語權留在廣州。”(記者秦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