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9月同比下降46.9%之后,豬肉價格近期止跌回升,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截至10月28日14時,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每公斤22.28元,較27日上升0.4%,延續上漲勢頭。此輪上漲,是否意味著豬周期拐點來了?未來豬肉價格走勢如何?
“政府部門要穩定財政、金融、用地等長效性支持政策,保護生豬養殖戶積極性;養殖戶要加快淘汰低產母豬,提升能繁母豬效率,并做好疫病防控,保障穩定經營。”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說。
豬肉價格未來走勢,關鍵取決于豬肉供應是否有保障。目前看,豬肉供求基本面不支持豬價大幅上漲,豬周期拐點還未到來。
一般而言,生豬市場供應“中期看仔豬,長期看母豬”。據農業農村部監測,3月份以來,規模豬場每月新生仔豬數均在3000萬頭以上,并持續增長。8月至9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接近正常保有量的110%。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人孔亮說,預計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上市肥豬同比還將明顯增長,生豬供應相對過剩局面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從6月份開始,農業農村部針對生豬產能過剩的苗頭,密集發布預警信息,引導養殖場(戶)有序安排生豬出欄,并會同有關部門發布了《關于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努力穩定生豬生產秩序。
孔亮表示,下一步,將重點抓好生豬產能調減工作,加強生產和市場監測,及時發布產能過剩預警,鼓勵養殖場(戶)加快淘汰低產母豬,順勢出欄肥豬,使生豬產能盡快回到合理水平。同時,保持用地、環保、貸款和保險等長效性支持政策穩定,不搞“急轉彎”“翻燒餅”,防止損害基礎生產能力,影響長期市場穩定供應。(魏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