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麥子熟,包好粽子過端午。”6月13日,記者走進定安縣龍門鎮紅花嶺村,只見村內粽子飄香,村民們在冷泉黑豬肉粽加工廠內外忙活著,一個個經過烹煮、滅菌、抽真空打包、裝箱后的粽子將通過快遞物流運輸至全國各地。
位于定安縣龍門鎮紅花嶺村的冷泉黑豬肉粽加工廠內,工人們正在忙碌。記者 鄭光平 攝
包粽子的工人都是來自附近的村民。記者 鄭光平 攝
(相關資料圖)
“端午節將至,我們的粽子訂單紛至沓來,截至目前我們的紅花嶺冷泉粽產值超過了80萬元。”在加工廠外,紅花嶺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陳同利向記者說道,加工廠現階段每天制作近1萬個粽子。
在加工廠內,村民們動作嫻熟地往粽葉上倒上香米、放入黑豬肉和蛋黃,拿著粽繩的雙手翻飛幾下,一個粽子就綁好了。“這幾年端午期間,我在村門口的粽子廠綁粽子,月收入基本上都能有近2萬元。”紅花嶺村村民陳興芳說道,村里有了粽子加工廠后,村民在農閑時可到廠里來工作,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不僅增添了一筆可觀的家庭收入,廠里還組織村民集中培訓,也讓她收獲了包裹粽子這門手藝。
位于定安縣龍門鎮紅花嶺村的冷泉黑豬肉粽加工廠內,工人們正在忙碌。記者 鄭光平 攝
工人正將煮熟的粽子擺開散熱。記者 鄭光平 攝
村集體產業的發展為村里的閑置勞動力創造了就近就業的機會。端午節粽子訂單紛至沓來的同時,加工廠的40多名工人也接連趕工忙碌。“我們廠子里用的工人都是本村村民,他們承擔了粽葉清洗、粽子包裹、粽子蒸煮、真空打包等工作,5、6月份下來平均每個月都能有不錯的收入。”冷泉黑豬肉粽加工廠負責人王鵬艷說道。
陳同利向記者介紹,近年來,紅花嶺村不斷創新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子,在海南省委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的幫助下,豐富黑豬肉粽子產業鏈條,創新提出“公司+基地+農戶+訂單”新模式壯大村集體經濟。今年以來,冷泉黑豬肉粽加工廠通過引入社會資本進一步擴建工廠,走進如今的冷泉黑豬肉粽加工廠,原材料區、蒸煮區、滅菌區、晾曬區等功能區一應俱全。在硬件升級的同時,加工廠嚴把原材料關,做好粽子品質。王鵬艷說道,今年冷泉粽產值預計將達100余萬元。
消毒后打好真空包裝的粽子。記者 鄭光平 攝
定安縣龍門鎮紅花嶺村的冷泉黑豬肉粽。記者 鄭光平 攝
粽子加工廠銷量穩步上升的同時,海南省委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還購買1萬株粽葉苗發放給村民種植,壯大林下種植產業,延長粽子產業鏈條。“下一步我們要把小粽子做成大產業,拓寬銷售渠道,擴大生產規模,嚴把品質關,打響紅花嶺冷泉定安黑豬肉粽品牌,讓村集體走上‘一村一品一主體’的致富路。”陳同利說道。
記者了解到,作為定安的特色產業,定安黑豬肉粽以成為鄉村振興的產業抓手之一。去年以來,定安粽子總銷量達3622萬個,產值達5.43億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