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蔡姝越 上海報道
游戲IP的外部聯動和授權,已成為越來越多游戲廠商重點布局的方向之一。
近日,全球授權展·上海站(以下簡稱“LEC展會”)于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圓滿舉辦。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本屆共有超300家企業、1500余個IP參展,為IP版權方及代理同生產商(OEM)、制造商(ODM)、被授權商和零售商的合作交流提供了平臺。
【資料圖】
值得關注的是,在展會同步舉辦的中國授權業論壇中,“‘游戲IP+品牌’多維化延伸玩家消費體驗”圓桌論壇便是聚焦游戲IP發展、IP產業新商機等多個話題,邀請了多位專家、學者參與研討。
其中,迷你創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楊智勇在圓桌論壇中分享了公司旗下沙盒類游戲《迷你世界》的IP成長歷程。他表示,在IP授權和合作的過程需要保持開放心態,通過與其他品牌IP聯動,不僅可以豐富產品的內容與玩法,更是對品牌與平臺創作能力賦能。
會后,楊智勇也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提到,我國目前已具備產出如《寶可夢這一類國民化游戲IP的條件。《2022及2023移動游戲IP市場發展報告》顯示,移動游戲IP用戶規模已超過6億人,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8億人。“未來我國的游戲IP的發展趨勢將傾向于國民化、全領域化。”他說。
傳統IP借力游戲破圈
目前,游戲產品進行IP聯動的方式共可分為四種。易觀互娛文化消費行業中心分析師馬阿鑫告訴21記者,“同IP,同領域”、“同IP,跨領域”、“不同IP,跨領域”、“不同IP,同領域”是目前游戲領域IP聯動的四大形式。
總體而言,在IP選擇方面,卡通動漫類IP是各大游戲廠商進行產品聯名的主要方向之一,該品類下國內IP如凹凸世界、秦時明月、喜羊羊與灰太狼等,海外IP如寶可夢、三麗鷗家族、火影忍者、鬼滅之刃等,均是游戲廠商近年來選擇聯名的熱門動漫IP。
據楊智勇介紹,為了不斷完善游戲生態,《迷你世界》中便引入了三麗鷗家族、小馬寶莉、凹凸世界、斗羅大陸等動漫IP。
而在與以上IP的聯動過程中,令他感到印象較為深刻的是與三麗鷗家族的合作。“前段時間,我們前往了三麗鷗位于日本的總部進行拜訪,在交流的過程中,我觀察到,目前傳統的動漫IP方,大多希望可以往數字娛樂方向發展。而與游戲進行頻繁聯名,則是已經創立了50年的三麗鷗在進一步突破用戶圈層方面進行的嘗試。”楊智勇指出。
與此同時,由于三麗鷗家族中的角色形象普遍較為可愛親和,除《迷你世界》外,亦有不少游戲品牌方將其置于IP聯動的第一選擇梯隊。如騰訊游戲旗下《光與夜之戀》《QQ炫舞》,疊紙旗下《閃耀暖暖》等游戲均曾推出過與三麗鷗家族進行聯動的游戲版本或活動。
除動漫類IP外,影視類、網絡文學類以及國風類(如故宮、敦煌博物官等歷史地標以及各類非遺)IP也是受游戲廠商青睞的聯名方。
不過,雖然可供游戲廠商選擇的聯名IP繁多,但若要實現真正“出圈”,對游戲內容的質量也提出了硬性要求。
馬阿鑫向21記者指出,在游戲行業整體下行、開發/宣發成本水漲船高的當下,如何降本提效、穩定營收成為行業長期發展的核心,游戲產品精細化運營及IP化已成為絕大部分游戲企業的首選策略。“打磨游戲核心玩法、內容及世界觀,是形成具備矩陣化產品線、深且遠影響力的游戲IP的關鍵。”他表示。
對此,楊智勇也認為,游戲作為一項內容載體,它相較于傳統的敘事手段會更為靈活。“一款游戲的核心大多聚焦于它的玩法,但制作者在設計的時候,也需要恰到時機地給玩家講故事。這里的故事其實包括世界觀、角色設定以及游戲希望呈現的價值觀。”
他認為,相較于傳統的敘事形式,游戲往往需要給到玩家更多的沉浸感,因此對于內容的要求更高。“IP成功聯動的前提是,游戲本身的內容足夠好,才能實現聯動雙方的互相賦能。把游戲內容做到最好,才是聯動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楊智勇指出,
IP授權能否拓寬營收面?
近年來,亦有越來越多的游戲廠商選擇將旗下游戲IP授權給外部廠商,通過推出聯名周邊產品、聯合營銷等合作方式,進一步擴大品牌的曝光度和營收能力。
IP授權,即版權方將自己擁有或代理的內容(包括品牌、作品、肖像等)以授權書/授權合同的形式授予被授權方,被授權方按照合同規定使用相關內容,并向版權方支付相應的費用。
相關數據顯示,授權商品對企業營收的助力與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增長,是越來越多游戲企業選擇IP授權的客觀因素。據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發布的《2023中國品牌授權行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2年,授權商品零售額實現增長的企業占比為44.3%,消費者2023年購買授權產品支出意愿增加30%以上的占比相較于上年提高3.3%。
目前,IP授權的主要方式分為聯合開發和授權使用IP元素兩種,應用場景可輻射至衍生品授權、外包裝授權、禮贈品授權、營銷授權、營銷授權、知識產權改編授權、線下實體場景授權等。
楊智勇告訴21記者,目前旗下產品的IP授權合作方向主要包括樂園、餐飲、玩具、文具、圖書等。“如將在深圳歡樂谷中落地《迷你世界》主題樂園,同時在游戲客戶端內也會上線對應內容,以實現虛擬與現實深度融合,可以給玩家帶來更加沉浸式的體驗。”楊智勇說。此外,他指出,旗下IP還向啟蒙積木、膳魔師、四川少兒出版社、齊心文具等品牌進行了授權,共同推出了相關衍生品。
不過,在游戲企業IP授權的過程中,最終的盈利狀況和用戶觸達程度仍是未知數。馬阿鑫向21記者指出,游戲IP的形成可僅基于玩法的創新和內容的優秀,但影響力的擴大和傳播則更依賴于企業的策略和選擇。在廣告推廣成本走高、IP游戲玩法同質化嚴重的背景下,如何觸達粉絲群體、并實現游戲IP影響力及粉絲數量的穩步增長,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要難點。
“目前而言,我們并沒有把IP運營作為重點的盈利點,主要還是以長期價值為目標為主。我們也希望通過IP的精細化運營,將旗下產品背后的角色、世界觀包裝、打造成國民化IP,這對于產品長線運營是具有極大幫助的。”楊智勇表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