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城鄉經濟網小晟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阿里巴巴的采購戰略(攪動采購的一池春水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新一輪采購革命正在興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天下網商記者 王詩琪
不久前,通過阿里大企業采購平臺,萬華化學采購了一批化學原料,用特殊罐體裝載,經由鐵路,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經鐵路運至山東煙臺,全程近4000公里。
過去,采購原料的運輸進程與安全只能通過一個又一個電話來確認,如同盲人摸象。
現在,菜鳥的IoT設備與阿里大企業采購平臺的SaaS端打通,不止進程可監控,罐體溫度、壓力數據也第一時間傳輸到后臺,一旦發現狀態變化,就會自動預警。
供應鏈全程的可視化、自動化,正在成為數字化采購不斷發展的一個趨勢。
據艾瑞咨詢,2018年整個中國企業采購電商市場中,阿里巴巴的市場份額占比近70%,排名第一。但目前中國工業品采購線上滲透率不足3%,仍是一片藍海。
日前舉行的阿里巴巴新采購峰會上,阿里巴巴大企業采購平臺宣布,計劃用3年時間覆蓋1萬家大型集團企業,平臺年采購需求實現1萬億。2018年該平臺產生采購需求接近2000億,這意味著,3年后,規模要增長至現在的5倍。
這一場企業采購的革命,才剛剛開始。
采購是工業企業價值鏈的起點,相比線上零售,企業采購業務復雜、規模大,數字化難度大。
在企業采購電商平臺上,供應商報價金額要精確到小數點后五位、七位,才能滿足采購訂單要求。阿里大企業采購平臺的工作人員說,一次,平臺的一個大買家發現一個詢價單無法下單,檢查后才發現,原來是下單數量太大,超出了Java中某基本數據類型的最大值,為此,技術人員不得不連夜修改下單數量限制。
由于業務復雜、鏈條長且層級多,企業采購線上化率極低。據艾瑞咨詢估算,中國工業品采購市場規模約為4-6萬億,而線上滲透率僅3%左右,仍是一片藍海。
有研究表明,采購成本每降低1%,企業利潤將增加5%-10%,數字化采購就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抓手。
萬華化學是國內化工龍頭,2017年底,萬華化學與阿里巴巴開始合作,共建云采購平臺。萬華化學集團信息中心總經理劉明忠說,現在通過1688的云采購平臺,萬華物流已實現訂單、物流、發賬、付款“四單合一”,并實現無人化管控。
萬華化學煙臺工業園
這極大地提高了采購的工作效率。
過去,萬華化學的采購員不得不將90%的精力都放在管單據上,一人一天要打100多個電話對接單據。而現在,采購員得以專注在其本職工作——采購上。
萬華化學一年的采購總額約400億。過去30天,它通過1688采購了1076單,采購金額4.8億。據此計算其線上采購額占整體的比例約為14%,在行業中已屬于佼佼者。
過去30天,阿里大企業采購平臺上排名靠前的采購商和供應商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阿里巴巴大企業采購平臺上產生采購需求接近2000億人民幣,訂單超過100萬張。各大企業平均降低采購成本10%以上,提升采購效率50%以上。
但互聯網帶來的改變不止于此。
去年12月,廣西路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上線1688集采平臺。通過互聯網采購,今年上半年廣西路橋整體成本降低12%、約2.4億,采購周期縮短了50%還多。
廣西路橋總經理凌忠說,至今年7月,廣西路橋在1688上完成了7607筆訂單,訂單金額22.8億中,已支付15.8億。這么短的賬期,“在過去是不可能實現的。”
中聯水泥在1688上線了尋源、內部商城、招標三個模塊,該公司運營中心副總經理張少輝說,采購在線化后,訂單、收貨單、結算單統一,形成采購的閉環管理,杜絕了腐敗。
今年,中聯水泥把生產成本50%以上的煤炭也在阿里大企業采購平臺上進行公開招標。
每一輪技術革新都帶來采購模式的進化。
阿里巴巴內貿平臺企業采購總經理盧佳業說,企業采購模式已經歷了流程化、信息化、電商化三個階段,目前正在向第四個階段智能化協同網絡邁進。而IoT、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形成了向企業采購4.0躍遷的基礎設施。
隨著數字化進程的加深,企業對平臺也有了更進一步的期待。
“我們和阿里的合作,采購平臺只是第一步,后面更深的合作將基于采購數據的分析,營銷數據的管控。”張少輝說,希望通過一兩年的數據積累和分析,掌握企業采購的價格、數量規律,在數據里挖掘價值,進一步降本增效。
凌忠則表示,盡管作為基建龍頭企業的廣西路橋本身資金充足,但與集團深度合作的勞務隊、分包商時常面臨缺錢、缺設備的窘境。如果采購數字化積累的交易數據能為其進行融資擔保,無異于一大利好。
日前,阿里宣布大企業采購圍繞“兩端一鏈”全面升級,從采購3.0向4.0階段進發。所謂“兩端一鏈”,即企業需求端、阿里平臺供給端,以及整個交易鏈條。
企業端,中小企業通過saas平臺實現采購數字化,同時,開放二次開發能力,實現公有云 私有云的混合部署,允許信息化水平較高的大企業深度定制信息化方案。
在供給端,阿里大企業采購平臺進一步提升其數據服務能力。例如,企業管理層可通過歷史價格走勢、橫向價格比較,來判斷采購價格偏高還是偏低。
而在交易鏈條上,阿里協同菜鳥、螞蟻金服等力量,為企業提供物流、供應鏈金融服務。
現在,只要進駐菜鳥網絡的物流承運商,商家和買家都可直接在采購工作臺上看到物流在途節點信息;平臺商家可直接依據線上交易數據申請保理服務,單個供應商最高可獲取3000萬元額度,期限最長可達12個月,且融資利率優于市場平均水平。
在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蓓看來,在企業采購數字化服務方面,阿里是先從商務場景出發,到專業化的SaaS(軟件即服務)平臺,再到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在企業采購數字化轉型中,這種路徑比較適應中小企業發展。”李蓓說。
盧佳業則表示,現在阿里大企業采購平臺與基建、制造行業內龍頭企業合作,目的是為了吸收上述企業優秀的信息化和管理經驗,為行業沉淀數字化解決方案。
阿里巴巴大企業采購平臺的服務能力
數據顯示,目前已有300家百億級規模的大企業入駐阿里大企業采購平臺。同時,這一平臺還聚合了全國100萬家中小企業,小到針線紙巾,大至鋼筋水泥。
盧佳業說,阿里巴巴大企業采購平臺“已完成了海量供應商的線上集約。”接下來的的方向,不止是向企業內部鏈條延伸,還可以連接企業與企業,形成協同網絡。“企業采購將會是我們進入到‘互聯網 制造’領域當中絕佳的切入點。”
例如,廣西路橋將公司內部的智能物料系統與1688商城進行對接后,采購數據無縫對接至公司數據庫,“輸入后成本消耗實時顯示,我們的盈虧分析立馬可以出來。”凌忠說,未來工程設備成本模塊、勞工成本模塊等都可與1688進行對接。
李蓓說,數字化采購解決了三個問題:第一是采購業務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第二是與上游供應鏈協同的問題;第三是協同全產業鏈,快速響應用戶需求。
“我們相信,從服務、銷售、營銷、供應鏈、生產設計以及整個采購端全面的數字化,所有的商業要素數字化之后,我們會迎來整個產業鏈的大協同,也會迎來制造業真正效率提升、競爭力提升的時代。”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中國內貿事業部總經理汪海說,未來的制造業,一定是數據驅動的制造業。
編輯 杜博奇
本文就為大家講解到這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