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無錫惠山京東智能供應鏈產業園區域結算中心項目(二期)摘牌拿地,在玉祁建設“一園三中心”,項目總投資15億元。加快布局長三角,早在去年,京東智能供應鏈產業園一期項目建設就已如火如荼,已初現雛形的巨型廠房計劃于2024年12月竣工驗收,建成后,預計實現年銷售30億元。在玉祁,多個投資10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接連落地建設,繁忙景象隨處可見。“全域‘一盤棋’加速推進重磅產業項目,助力玉祁產業形態快速轉型的同時,也推動人居環境不斷煥新。”玉祁街道黨工委負責人說。
建高樓、立塔吊,龐大園區“平地起”
百米塔吊和新建高樓,成為玉祁一景。玉祁街道與常州接壤的常玉路西側,占地43畝多的宏福寶太陽能科技(無錫)有限公司2GW太陽能高效組件項目正拔地而起。新能源產業是惠山區推動的“三新四強”新興產業集群之一,也是玉祁綠色產業的主攻方向。“全自動先進工藝流程將在4.5萬平方米的廠房內落戶,達產后實現年銷售10億元,畝均稅收40萬元。”企業負責人說。
(相關資料圖)
萬丈高樓平地起,提升玉祁的“制高點”。同樣與常州相通的武玉路西北側,“巨頭”企業京東在去年接洽后,迅速于今年初簽約落地,布局包括京東生態鏈智造園區、智能倉儲物流分撥及分包裝中心、貿易結算中心、智能供應鏈創新中心在內的“一園三中心”,總投資15億元,用地面積約178畝。記者看到,在一期已建成的框架建筑內,上萬平方米的巨大廠房和環繞園區的立體車道構成現代化企業的龐大外形。“京東生態鏈智造園區目標打造融合‘技術、信息、人才、市場’四位一體的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新高地。”企業相關負責人說,而京東無錫貿易結算中心則對接無錫并輻射蘇南地區,實現無錫當地結算,“數字化是京東項目的核心競爭力。”
“玉祁對接的招商線索,涉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高端資源。不到一年,宏福寶太陽能高效組件項目、京東智能供應鏈產業園項目等均已落地開工。”玉祁街道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說。
引項目、促轉型,新興產業成“地標”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總投資達51億元、用地約400畝的無錫中鐵建新基建研發創新產業園項目投產。“國際先進的‘拼裝式’地鐵站等標準化、工廠化生產,讓軌道交通站點建設變得輕松。”企業負責人說,巨大的廠區集研發、生產、數據分析等現代化流程于一體,計劃打造成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綠色智慧建筑創新產業園區,樹立引領行業發展的新樣本,“5G、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都被深度應用。”
現代化的新興產業廠房如同“地標”,成為傳統產業轉型的榜樣。最近,省工信廳2023年江蘇省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示范企業名單發布,中航卓越鍛造(無錫)有限公司、中鐵建(無錫)工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首次入選,實現零的突破。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今年玉祁有7家企業首次入選省級上云企業,同時新增17家市級智能制造標桿工廠。
玉祁企業無錫元基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是半導體級高性能鋁合金鑄造鍛件生產的標桿企業,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已通過美國應用材料公司認證,成為亞洲唯一合格供應商。公司半導體用高強度鋁合金市場占有率70%,全省排名第一。“對標高端,當地許多企業就地‘拜師學藝’,實現產業鏈的整體轉型發展。”玉祁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重布局、聽民意,項目落地“未來城”
項目落地,帶來城鄉環境巨變。首批廠房結構已經封頂的未來健康科技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2億元,總建筑面積約15.6萬平方米。原先雜亂的地塊上,建起高樓,配套綠化景觀,完全變了樣。這一項目依托江南大學食品、生物等一流學科和國內其他相關科研院所,在與江大共建太湖國際未來食品科創中心的基礎上,打造標桿性未來健康產學研一體化專業園區。“生產、研發、辦公、人才公寓等多種功能樓宇集聚,一座健康科技新城初現雛形。”項目負責人說。
依托重大項目落地,整體規劃“向未來”,是玉祁的重大謀略。前不久在首屆大運河城市龍舟賽期間亮相的唐平湖景區,歷經多年改造,今年由街道對周邊2處共約30畝閑置草坪進行休閑化改造,保留原有的機理和路網結構,規劃濱水特色的休閑空間,增加城市家具,已成為居民假期露營休閑的重要活動場所。“治水、拓路、筑城,融入運河文化,全域一盤棋。”玉祁街道黨工委負責人說。在商業核心區海瑞路中段,街道建設占地近4000平方米的高標準口袋公園,并通過挖掘邊角地、廢棄地資源,改造新建的唐平湖濕地公園、鳳阜體育公園、文昌公園等11個公園游園,與沿線景觀串聯融合,將玉祁的運河文化、非遺文化融入其中,形成一園一風格、一園一特色。
“在連片開發的理念下,為完善基礎設施,街道廣泛征集民意。”街道相關負責人說,百姓的意見助力項目和城鄉建設的高質量發展。在全市二季度“擔使命作貢獻”季季評榜單中,玉祁街道獲“真抓實干獎”。“目前,玉祁正在全力推進平湖新城、禮社文旅、魅力老街、產業集聚等四大片區建設,加快海瑞路西延等內暢外聯道路建設,全面打造鎮中路商業街等重要街區,加快推進老鎮蝶變和新城崛起。”街道黨工委負責人說,目標實現發展路徑模式的超越,全力構建“北部糧倉、中部工廊、南部商行”的城市發展格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