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江蘇產業人才“育鷹計劃”3.0第四期“信創+生態環境”專題高研班在清華大學科技園開班。本次高研班由江蘇省工信廳、省生態環境廳共同主辦,江蘇軟件產業人才發展基金會承辦,省工信和省生態環境條線相關負責人、企業家代表約70人參加了本次研修。
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自主創新融合的產物,拉動了關鍵基礎軟硬件技術創新和發展,產業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作為“十四五”期間江蘇打造制造強省、網絡強省、智慧江蘇建設的有力支撐,江蘇在全國率先推進了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涌現出了誠邁科技、永中軟件、航天706等一批產業重點企業,并在多個重點領域、關鍵技術方向上取得了突破。
開班儀式上,省工信廳副廳長池宇表示,江蘇省委省政府將信創產業鏈作為30條優勢產業鏈之一,專門成立了信創產業鏈推進工作專班,由江蘇省副省長陳星鶯掛鉤聯系指導,可見江蘇對信創產業的重視程度。目前,南京、無錫、蘇州等地已經形成了產業集聚,南通、揚州等市也在加快相關產業鏈部署,錯位布局、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正在形成。“最新修訂的《江蘇省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品圖譜v3.1》收錄了省內優質信創產品559項,其中就有468項入選了國家目錄。”池宇舉例說。
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和環保產業的結合正日趨緊密。例如在環境監測方面,其在系統整合、數據共享、平臺建設等方面正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測得準、說得清、管得住”提供了重要保障。省生態環境廳也正在積極進行信息化創新“一盤棋”建設,將設區市作為生態環境信息化創新工作的關鍵節點,從數據、技術、規范、安全等各個層面加強業務指導和共建,切實提升地方信息化創新的能力和水平。
省生態環境監控中心副主任陳媛表示:“近年來,省生態環境廳初步建成了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和污染防治綜合監管平臺,是推動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力支撐,同時,在監測設備國產化創新方面已經開展初步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后續我們也將繼續聯合省內企業生產出更多適合于環保系統創新應用的產品。”
據悉,本次研修持續5天,內容將緊緊圍繞環境和信創兩個主題來進行。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協調司副司長何越峰、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石磊、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政策研究中心博士研究員陳鈺什等10位專家,將從知識產權的核心競爭力、園區綠色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等領域進行專業授課。此外,學員們將參觀北京經開區(亦莊)信創園。而在進行完研修結業匯報后,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還為考核合格的學員們發放結業證書。(記者 陳 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