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長江證券發布研報表示,2021年以來,受中美監管政策影響,海外主動型基金對中概股快速減持。不過近期來看,海外主動型基金對中概股的配置比例有所回升。
隨著8月底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協議落地,為下一階段合作奠定了基礎,市場信心得到了提振,多家券商分析師表示,該協議意味著中概股退市風險弱化,有望緩解中概股估值壓力。
外資機構提交的持倉報告顯示,在今年第二季度,貝萊德、Krane Funds、先鋒領航等海外基金公司加倉陸金所控股。據外媒The DBT News報道稱,在8月,機構投資者持有的陸金所控股股票數量整體增加,共有119家機構選擇加倉。
陸金所控股二季度財報顯示,在全球經濟承壓等復雜環境下,陸金所控股上半年維持穩健經營趨勢,實現營收326.04億元,同比增長8.4%,實現凈利潤82.26億元。截至6月末,公司零售借款余額同比增長9.0%,達6,614億元;累計借款人數同比增長17.3%,達1,820萬人。二季度新增借款1,295億元,其中86.1%流向小微企業主,創歷史新高,并已連續四個季度小微借款占比達八成。
此前,彭博分析師表示,小微融資服務市場有更大的增長潛力,陸金所控股是這個領域的領先公司,其在新借款便利化、獲取程度和信用風險管理方面表現出強勁勢頭。
FactSet Research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有17家券商發布了對陸金所控股的評級,其中13位分析師將該股票評級為買入,3位評級為持有。
此前,中信證券研報曾顯示,迫于中概股退市風險,公司估值已在一定程度上脫離基本面,建議關注左側機會。
關鍵詞: Fu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