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首屆智博會提出“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重慶大數據智能化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大數據中心是新基建的重要工程之一,也是重慶推動大數據智能化發展的“底座”。近日,記者走進兩江騰龍數據中心,實地探秘數據中心如何助力重慶高質量發展。
2018年6月,兩江騰龍數據中心一期開工建設,2019年6月正式交付,二期同期開工。2020年8月,兩江騰龍數據中心二期項目正式交付。
“兩江騰龍數據中心二期項目從籌劃到完工交付,克服了交付時間、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環境等帶來的各種挑戰,在兩江新區大力支持下,保質保量地完成了此次數據中心的建設。”騰龍控股集團董事長任少龍說,騰龍數據中心二期項目位于兩江新區水土園區,占地面積37畝。交付投用后,對進一步完善重慶IDC(互聯網數據中心)定制機房建設模式,快速響應信息產業發展需求,推動信息化與各領域深度融合,助力重慶及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兩江騰龍數據中心累計投資20億元,總計交付7000個機柜,可承載10萬余臺服務器運營。
移動互聯網時代,數據中心作為承載數據的新型基礎設施,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舉例而言,市民每刷一遍醫保卡、調取一次渝康碼、瀏覽一條短視頻、用‘渝快辦’辦一件事,騰龍數據中心某個機柜的某臺服務器里便悄然發生一組數據交互。”騰龍數據中心運營經理周亮介紹,這10萬余臺服務器,每天進行著密集的數據交互,在政務、醫保、金融、娛樂等多領域為重慶提供大數據相關服務,在一定程度上支撐起了重慶經濟社會正常運轉。(記者 楊野 實習生 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