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今年的10月比以往來的更快一些,從過了春節到現在,樓市的關鍵詞就是“下行”,什么金三銀四,五一黃金周,金九銀十好像都消失了。根據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前100名房企銷售額均值只有540億,銷售額超過千億的只有15家,以前都沒出現過這種情況。與此同時,二手房市場也不容樂觀,掛牌量不斷激增,掛牌量超過10萬套的城市數十個。
這么多二手房壓在一起,疊加新房銷售不暢,基于這些原因,有專家直言:10月份,房子還會迎來“貶值潮”。也許正像網紅經濟學家馬光遠說的那樣,房地產已經告別了黃金時代,未來的樓市是分化的樓市,大部分房子都不再保值增值。老馬這么說是有依據的,個人也認為,隨著三大信號越來越明顯,未來房價走勢就很清晰了。
首先:樓市轉向買方市場,存量房過剩已經是事實,房子說到底還是給人住的,城市化發展初期,商品房供不應求,才使得房地產高速發展,房子附加了金融屬性,保值增值是必然的。但任何一個行業都會經歷巔峰期和穩定期,當城鎮住戶房產擁有率超過96%,手握兩套以上房產的人超過41%,必然要面臨購房需求不足的問題。
其次:人們對未來的預期不足,大部分人買房就是買預期,期望房子能夠升值,即使剛需也會這么想,所以房價上漲的時候,市場上就不缺購房者,當房價下跌時,人們就會選擇觀望,買到手不能升值,為什么要買?不是白送錢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短期內很難回暖。
最后是房地產稅的影響,房地產稅已經提出了好多年,一直沒有落地,只有上海和重慶在試點,但房地產稅實施只是時間問題,一旦落地,手里的房子就不是純粹的資產了,因為持房成本要增加了,這不僅有利于抑制房價和炒房行為,還能調節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