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房地產市場正在發生轉折,自從去年樓市遇冷之后,購房者不再愿意買房,取而代之的是觀望。很簡單的一個邏輯就是,現在買房子,過兩天降價怎么辦,那不就虧損了嗎,再等等看,說不定還會降價,正是這樣的心理,開發商越是打折促銷,越是推出各種各樣的優惠政策,購房者?反而不買賬。
現在的購房者有多不看好樓市??前段時間有個房價下跌表在網上流傳,上面列舉出了未來各大城市的房價,基本上一線城市會回落到2萬,二線降到八千,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兩三千,這種情況有可能發生嗎??個人認為大部分都不可能,個別?已經成真。
首先就是成本問題,建房是需要成本的,開發商從拿地到建房,人工成本,建筑成本,營銷等等,一系列資金累積起來不是小數目。
?開發商之所以能運營,是因為能保證利潤,不管哪個行業都是一樣,假如利潤都覆蓋不了成本,那么就沒有開發商愿意建房了,這個行業也就不存在了,想想也是不可能的事。
其次是很多城市對房地產經濟依賴很高,依然是支柱性產業,一個城市要發展要更新,就需要資金的支持,土地收入就是主要資金來源,如果房價大跌,那么土地也會失去價值?。
第三,房企的盈利模式就是賣房,降價賣房其實是下策,為什么呢??因為購房者一向的買漲不買跌,即便是降價了,也不一定能帶來銷量,反而會引起更多的人觀望,屆時房企不僅無法回籠資金,房子也賣不出去,這對自己或者是別的房企?都是不利的。
第四,從業者,與房地產相關的從業人員是很龐大的,這些企業為很多人提供了就業崗位,如果房價大跌,銷售不暢,房企的利潤收縮甚至虧本,那么相關從業者的收入也會縮水,甚至失業,從而引發一系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