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易綱:繼續堅持金融分業經營基本格局)
中國網財經10月22日訊 昨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發布《易綱行長在2021金融街論壇全球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會議上的視頻發言》。易綱表示,我國高度重視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工作。在2018年發布了《關于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建立了總體制度框架。近期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公布了19家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的名單,明確了附加的監管要求。19家銀行中有6家國有商業銀行,9家股份制銀行和4家城商行。他們雖然只有19家,但他們的資產加起來占銀行業總資產的60%。
認定系統重要性機構并完善相關監管制度,有助于抓住重點,更好促進金融體系整體穩定。在開展相關工作的過程中,人民銀行始終把握以下三方面思路:
一是平穩過渡,維護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在附加監管方面,我們既做到了與國際接軌,也充分考慮了我國金融業的實際情況。總體來看,19家銀行的覆蓋面總體合適,附加監管指標要求總體適當,比如資本充足率方面,目前19家銀行均已滿足了監管要求。同時,還對不同組別的銀行設置差異化、階梯式的監管指標,并設置1年多的過渡期。這些安排既可以有效促使銀行做好資本規劃,增強抗風險能力,也不會產生太大的資本補充壓力,有助于避免信貸緊縮效應,有助于維護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二是統籌實施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穩健的銀行體系離不開穩定的貨幣政策環境。過去幾年我國銀行業不良貸款處置工作力度很大,對于化解信貸周期風險起到了很大作用。其中,銀行收入的穩定增長為不良貸款核銷提供了有力支撐。現階段,利息收入在我國銀行業收入中仍占有較大比重,保持正常貨幣政策,保持利差水平處于合理區間,有利于促進銀行體系更好地為實體經濟增長服務,也有利于維護金融穩定。銀行可以用這些收入,一方面補充資本金,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核銷不良資產,同時還盡量地降低貸款成本,為實體經濟做好金融服務。
三是繼續堅持金融分業經營的基本格局。過于復雜的金融業務和產品設計會干擾風險定價并加速風險傳染,我國金融業堅持分業經營,混業程度和業務復雜性相對較低,經營總體穩健。未來,我們將繼續堅持分業經營的基本格局,強化風險隔離體制機制建設,維護金融系統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