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晚間,海天股份(603759)發布2021年三季報,今年1~9月期間,該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24億元,同比增長16.87%;實現凈利潤1.27億元,同比增長18.9%。
今年3月底,海天股份成功登陸上交所主板市場,成為四川天府新區首家A股上市公司。作為成都市新經濟百家重點培育企業和西南地區環保水務行業民營龍頭企業,海天股份形成了集科研、供排水、資源循環利用為一體的現代綜合服務產業鏈,在四川、河南、云南、新疆等地擁有 29家控股子公司。
最新數據顯示,海天股份獲授權國家專利128項,國際專利2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已掌握行業通用的主要污水處理技術,對生產經營和未來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海天股份注重技術研發,科研成果獲“2020年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20年度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境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20 年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早在今年4月份,海天股份-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組織召開博士后入站開題報告專家評審會,三位擬入站博士主要圍繞“碳減排”方面的研究課題進行了專題匯報。
海天股份表示,面對日益激烈市場競爭,要以核心技術作為公司的強力支撐。海天股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設及博士后培養,是上市公司自主研發與智慧引進相結合方針重要體現。海天股份將進一步加強產學研合作,圍繞碳中和污水處理廠新技術進行研發攻關。同時,新入站博士后將分別從市政污泥減量化與資源化關鍵技術、難降解有機污染物高效低耗處理技術和旋流釋碳技術三個方向切入,以研發碳減排污水處理技術為抓手開展技術攻堅行動,對海天股份乃至水務行業突破“碳中和”技術瓶頸、實現“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