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000651)作為家用空調行業的佼佼者,其對技術的追求永無止境,為提振中國家用電器的智能制造水平,格力人始終堅持:初心在懷,使命在身。近年來,格力電器始終牢記囑托,從單一品類到多元化發展,持續領跑全球家用空調市場,通過自主創新,全力以赴聚焦雙碳目標。
智能制造助力工業升級
格力電器把焦點放到技術研發和智能制造領域,生產基地也逐步走向全自動化、無人化工作模式。近年來,格力電器在高端裝備上迭代升級,在精密模具上多點開花,在工業制品上發展迅猛。從仰賴前人的智慧,到掙脫“束縛”的底氣,代代格力人用自己的才智心血,奏響了制造業的技術強音。
格力電器智能裝備,堅持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在五軸、臥式、龍門數控機床完成技術突破。據統計,格力電器研發的伺服電機的總體技術已達“國際先進”水平,伺服電機的功率密度、過載能力等核心指標已達“國際領先”水平。
奮斗者不舍晝夜,實干者步履鏗鏘,格力電器因其深厚積淀而逐漸高昂,不斷助力智能制造助力工業升級。
綠色創新引領行業發展
格力電器堅定走自主創新之路,穩步推進多元化戰略,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在引領新產業趨勢、新技術趨勢、新消費趨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效果。
“盡可能不破壞環境、不消耗資源,同時為消費者帶去實實在在的便利與實惠,是一個企業的責任。”董明珠說。研發節能環保技術、打造智能產品也是格力推進制造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兩個重要方面。
擘畫綠色科技新篇章,助力國家盡早實現“雙碳”目標,是每個民族企業的使命與擔當。一直以來,格力人從未放棄自己的藍天夢想,光伏空調的誕生,是格力研發團隊十年磨一劍的成果,“讓天空更藍,大地更綠”,也是格力人堅守藍天夢的浪漫宣言。
在已有的光伏技術沉淀下,格力光儲全直流空調系統橫空出世,拿下“國際領先”。經過多次不分晝夜的迭代與革新,催生出全新的格力“零碳源”空調技術,并斬獲全球制冷技術創新大獎賽最高獎。
以核“芯”科技聚焦雙碳目標
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已成為國家發展經濟的一項長遠戰略方針,格力電器立足全球終端能源消費領域,其旗下的凌達已成為“引領壓縮機行業的卓越綠色企業”,堅持助力家用電器行業雙碳目標的實現。
30多個國家和地區、6000多個項目,格力電器的藍天夢想正在一步步實現,也為國家乃至全球的“碳中和”事業貢獻科技力量。格力電器從未停止探索前沿科技的步伐。33項“國際領先”技術,涵蓋民生、工業等幾大方面,囊括家用、商用空調等幾大板塊,磁懸浮整機單機冷量拓展至1300冷噸,填補國內磁懸浮壓縮機技術空白,無稀土磁阻電機技術授權海外,讓中國制造享譽國際。
從依循前人步伐,到開辟全新航道,格力電器詮釋了創新才是硬道理。其自主研發的大型機組獲獎無數,“大容量高效離心式空調設備關鍵技術及應用”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磁懸浮技術項目成為2019年國際質量創新大賽中國五個獲獎項目之一,“光伏直驅系統及其控制方法”獲中國專利金獎。
自主培養人才彰顯企業活力
格力電器的成功離不開其獨特的人才培養模式。董明珠表示:“發展的希望在創新,創新的希望在人才,企業一個最重要的責任就是培養人才。”格力始終將人才建設放在發展第一位,堅持將人才培養作為企業最重要的責任。
據了解,格力以“研發經費不設上限”的理念始終激發著員工的科技創新能力。目前,公司已有15個研究院,126個研究所,1045個先進實驗室和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為科研人才提供了寬廣的發展平臺。此外,格力還積極聯動高校及研究機構,打通產、學、研“技術+人才”創新鏈條,打造人才創新基地。
從2007年起,格力開始自建員工住宿房,為員工解決住宿難題。董明珠提出“要給員工一人一套房”后,格力電器更是加大人才公寓的建設力度,累計投資數十億元。今年,3700多套人才公寓已陸續投入使用。除了住房保障,全員加薪、獎勵創新型人才、解決員工子女“上學難”問題等,也減少了員工的成長和發展的后顧之憂。
“人才在哪里,企業就在哪里”。據了解,今年是格力電器第八次入選由《福布斯》雜志發布的“2021年世界最佳雇主”榜單,彰顯了企業強大的人才吸引力與較高的人才滿意,這與其歷年來堅持自主培養的人才觀密不可分。
享譽世界的智能制造家電品牌
歷經三十年成長,格力電器現已發展成為一家多元化的科技創新型企業,產業覆蓋家用消費品和工業裝備兩大領域,產品遠銷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品牌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表征。從“三個轉變”,到設立“中國品牌日”,再到“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開展中國品牌創建行動”,我國對品牌建設的重視程度、支持力度、推進強度,都在不斷加碼升級。
業內人士指出,2020年格力電器的家用空調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20.1%,繼續保持全球第一,格力已成為我國民族品牌的代表,在智能制造等方面享譽全球,其品牌影響力、美譽度均走在行業前列。以優質服務通達五湖四海,以綠色科技舒予全球各國,吹遍格力之風。
格力電器表示,百尺竿頭須進步,在未來的歲月里,公司將繼續深化“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重要理念,堅持“以不變應萬變”的自主創新的底氣與堅守,在“于變局中開新局”,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