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間,多家頭部券商紛紛發布了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券商的業績座次也初步浮出水面。
中信證券單季營收超200億元
從目前已經披露的券商業績來看,近六成券商業績同比增長。
今年三季度,中信證券以200.91億元的營收,遙遙領先于行業。海通證券則以113.68億元的單季營收暫居第二,而廣發證券則以88.63億元的營收排名第三。
中信建投、招商證券、中金公司也以超過70億元的單季營收緊隨其后。
從營收增幅來看,近六成券商三季度業績增幅為正。紅塔證券、國聯證券同比增幅超100%,浙商證券、東北證券、第一創業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也在60%以上。
大型券商中,中信證券在高業績基數的基礎上仍然保持高速增長,第三季度業績同比增長45.84%,達到54.47億元。中信建投的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幅超30%。
9家券商前三季度營收超百億元
從今年前三季度券商業績來看,共有9家券商營收超過百億元,展現出較強的賺錢能力。其中,6家營收超過200億元,分別位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證券。
券業“一哥”中信證券優勢明顯,前三季度攬入578.12億元,較目前排在第二的海通證券要高229.73億元,比招商證券前三季度217.82億元的總營收還要高,相當于高出一個招商證券。
值得注意的是,從營收增幅來看,今年前三季度中小券商的表現讓人驚喜。有4家同比增幅超過50%,且均為中小券商,分別為東方財富證券、浙商證券、紅塔證券和國聯證券。
不過,也有一些中小型券商業績下滑。華林證券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6843.57萬元,同比下滑27.20%,主要因自營股票和衍生品公允價值波動所致,同時公司衍生品業務獲利減少。
板塊估值處于相對低位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今年以來,上市券商業績表現不錯,但二級市場行情表現卻未能同步匹配。具體來看,今年以來,券商板塊指數跌幅超過了8%,而且多數券商股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不過,在業績向好的前提下,對券商板塊的后市,機構依然給予樂觀估計。
東吳證券非銀團隊認為,當前券商板塊估值仍處于相對低位,具有相對顯著的配置價值,龍頭券商當前估值較低且長期阿爾法優勢顯著。此外,權益市場黃金發展下,基金公司保持高增長,“含基量”較高的券商擁有較高的業績彈性,而投顧業務處于從零到一的階段,中小券商也更容易實現彎道超車。
天風證券也表示,三季報建議關注兩類個股,一類是在信用減值和成本費用等支出端存在明顯改善預期標的,一類是受益Q3交易高度活躍和兩融規模提升,經紀、兩融彈性較大的部分中小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