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華創(002371.SZ)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大增,延續著2020年的增長勢頭。面對需求旺盛的半導體行業,北方華創在研發上的投入也值得肯定,該公司未來的業績增長值得期待。
前三季度凈利潤大增
10月28日,北方華創發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報告,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1.7億元,同比增長60.95%;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6.58億元和5.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1.57%和200.95%。
其中在第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65億元,同比增長54.6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8億元,同比增長144.16%。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7068元,同比增長143.39%。
費用方面,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的銷售費用為3.3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7.00%;研發費用為8.6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91.19%;利息費用為1975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7.52%。
半年報顯示,北方華創主要從事半導體基礎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主要產品為電子工藝裝備和電子元器件,是國內主流高端電子工藝裝備供應商,也是重要的高精密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
目前,該公司電子工藝裝備主要包括半導體裝備、真空裝備和鋰電裝備,廣泛應用于集成電路、半導體照明、功率器件、先進封裝、微機電系統、第三代半導體、新能源光伏、新型顯示、真空電子、新材料、鋰離子電池等領域。電子元器件主要包括電阻、電容、晶體器件、模塊電源、微波組件等,廣泛應用于精密儀器儀表、自動控制等領域。
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有78.32%的收入來自電子工藝裝備,21.43%的收入來自電子元器件,0.25%的收入來自其他業務。
市場需求旺盛 研發投入占比
2010年3月份上市的北方華創近年來業績增長總體良好,從2017年至2020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08億元、0.76億元、0.7億元和1.97億元;同期扣非后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0.63%、136.77%、-8.06%和180.81%。
北方華創的業務與半導體行業息息相關。根據SEMI數據,2021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將超過900億美元,同比增長44%,受益于電子產品需求和數字化轉型的推動,2022年半導體設備市場需求將接近1000億美元,按地區拆分來看,2022年各地晶圓廠設備采購需求前五預計分別為韓國300億美元、中國臺灣260億美元、中國大陸170億美元、日本90億美元、歐洲/中東地區80億美元,由于國產化仍處于初級階段,半導體設備國產替代空間廣闊,且兼備成長性與確定性,中芯、華為事件之后,半導體自主可控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凸顯,而半導體設備又是實現半導體產業鏈國產化的重中之重,公司作為國內半導體設備龍頭企業有望引領國產替代大潮持續成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注意到,2019年和2020年,北方華創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11.4億元和16.1億元,同期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8.03%和26.56%,研發投入占比較高,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的資本化研發投入占研發投入的比例為62.09%和65.38%。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北方華創作為國內半導體設備龍頭,深度布局半導體裝備、真空裝備、新能源鋰電裝備和精密元器件,產品體系完善,廣泛應用于集成電路、LED、先進封裝、功率半導體、MEMS、化合物半導體等多個領域,平臺型布局優勢凸顯,在半導體制造領域,該公司深耕用于半導體制造的刻蝕機、PVD、CVD、立式爐、清洗機等關鍵設備,除光刻工藝外基本實現了半導體制造全流程覆蓋。
此外,北方華創立足自主研發,在發展過程中逐步掌握和積累了刻蝕技術、薄膜沉積技術、氧化/擴散技術、清洗技術、晶體生長技術等核心技術,形成了多元化、多學科、跨領域的核心技術體系,具備工藝覆蓋廣、多工藝整合的技術協同優勢;客戶壁壘同樣是半導體設備企業重要護城河,該公司與中芯國際、長江存儲等國內頂尖晶圓廠均有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作為國內主要半導體設備供應商,該公司研發實力強大,產品、客戶優勢凸顯,長期護城河顯著,有望隨中國半導體制造業發展持續快速成長。
從今年年初至10月28日收盤,北方華創的股價上漲了107.88%,同期所屬行業板塊的漲幅為12.17%。
(責任編輯 張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