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國機精工(002046.SZ)業績大增,延續著2020年的增長勢頭。該公司兩大核心主業增長前景廣闊,在研發上的大力投入將助推動該公司未來業績更上一層樓。
前三季度業績大增
10月29日晚間,國機精工發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報告,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2億元,同比增長了56.67%;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74億元和1.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216.48%和247.95%。
其中,今年第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52億元,同比增長46.1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795萬元,同比增長50.56%。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0914元,同比增長50.58%。
半年報顯示,國機精工主要業務涵蓋軸承行業、磨料磨具行業及相關領域的研發制造、行業服務與技術咨詢、貿易服務等,從業務類別,可分為軸承業務板塊、磨料磨具業務板塊、貿易及工程服務板塊。
今年上半年,國機精工有28.43%的收入來自軸承行業,25.84%的收入來自磨料磨具行業,44.63%的收入來自貿易及工程服務,1.1%的收入來自其他。如果按產品來劃分,該公司有20.89%的收入來自軸承,1.67%的收入來自電軸承,16.4%來自超硬材料及制品,1.21%來自相關材料及其他,9.98%來自設備儀器,4.12%來自技術服務,44.63%來自貿易及工程服務。
兩大主營業務前景廣闊
國機精工的第一大收入來源是軸承行業。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一大軸承市場,約占市場份額的25%,近年穩定在1600億元人民幣以上。2019年,國內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1500家,主營業務收入1770億元。整體上八大跨國軸承集團占據高端市場,本土企業占據中低端市場。
2019年世界主要軸承廠商軸承業務收入約為800億美元,八大跨國軸承公司業務收入占世界軸承工業的62.29%,在我國設有61家生產企業及區域總部、技術中心;集群化戰略群組,經過幾十年聚合發展,國內已構成瓦房店(遼寧)、洛陽(河南)、蘇錫常(江蘇)、浙東(浙江)、聊城(山東)五大產業集聚區;差異化戰略群組,一些行業領先企業開始搭建創業孵化平臺及協同創新平臺,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開始走向專業化、差異化發展道路,成為產業鏈某個環節的強者。當前,軸承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速由“十一五”的19.36%降到“十二五”末期的4.45%、“十三五”期間7%左右,“十四五”期間,預測處于5%左右的中速增長區間,行業進入中高速增長的高質量發展階段,面臨著從“大”到“強”、從“低”到“高”的戰略性突破與結構性升級的緊迫任務。
國機精工的第二大收入來源是磨料磨具行業。目前全球磨料磨具市場402億美元,從2019至2025年年均增長率預計在4-6%。我國磨料磨具市場規模在600億元人民幣以上。中國是世界磨料磨具生產制造、出口大國,同時還是一個磨料磨具進口大國,產量連續位居世界第一,人造金剛石總產量達到世界總產量的95%以上。
2005年,國機精工登陸A股市場。從2017年至2020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0.77億元、0.11億元、-0.33億元和0.13億元,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后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47%、114.17%、-404.06%和140.8%。
在經歷了幾年的業績低迷后,最近兩年國機精工的業績增長正在恢復。目前國機精工在軸承行業中經濟規模不大,但集中于高、中端產品,在行業內,以綜合技術實力強而知名,是該公司在軸承行業的競爭優勢所在。另外該公司長期參與特種軸承的研發和生產,已形成一套嚴格的質量保證體系。該公司主導產品技術含量較高、質量穩定,具有一定的技術門檻,符合國家發展高端制造業的發展要求。
另外,在磨料磨具行業,國機精工產品技術門類較全、裝備檔次較高、產能規模較大,在超硬材料制品行業處于技術領先地位,是中國超硬材料行業的開創者、引領者、推動者。
今年前三季度,國機精工的研發費用為9243萬元,同比增長了21.9%。2019年和2020年,該公司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2.22億元和2.23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63%和9.46%。
(責任編輯 張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