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豬價一路跌跌不休。豬肉大跌,蔬菜大漲。令各地消費者紛紛發出感嘆。相較2020年豬肉價格的“高高在上”,如今豬肉價格大幅下挫,近乎腰斬。
受國內生豬價格大幅度下跌影響,養豬行業第三季度陷入全面虧損。2021年第三季度,溫氏股份凈虧損72.04億元;牧原股份凈虧損8.22億元;新希望凈虧損29.86億元。
私募加碼,股東增持
隨著四季度到來,寒冬對豬企而言似乎成了一劑強心針。不僅有機構認為,豬價已經接近周期底部,養豬股有望迎來業績恢復,甚至豬企的股東們也紛紛有了大動作。
溫氏股份三季報顯示,知名私募基金經理馮柳的代表作——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新進入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位列第五大流通股東。截至三季度末,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持有的股份占溫氏股份流通A股比例約1.48%,期末參考市值在10.34億元。
牧原股份也得到了資金的支持,此前,公司公布了一份定增方案,擬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49億股(含本數),全部由公司控股股東牧原集團以現金認購,募資總額不超過60億元。
昨日晚間,新希望也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基金管理人北京瑞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通知,其增持本公司股份的計劃已完成,在增持期限內,該基金增持本公司股份1970.4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44%(以截止至2021年10月29日的公司總股本統計),增持金額合計2.56億元(含交易手續費)。
機構預計將現反彈
昨日收盤后,傲農生物公告稱,10月份,公司生豬銷售量36.71萬頭,銷售量環比增長12.65%,同比增長134.81%。
銷量的好轉,也給了部分機構以信心,一些機構認為,豬價已經接近周期底部,而養豬股也有望迎來業績的恢復。
銀河證券研報指出,10月中旬開始我國生豬價格持續反彈,需求好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于生豬出欄均重下行等因素造成短期供給收縮,造成價格短期顯著反彈。基于歷史數據判斷,一次探底后,生豬價格會出現4個月左右的反彈走勢,月度均價反彈幅度在40%上下。接下來,或呈現震蕩、小幅上漲行情。
但是,整體而言,豬肉行情并不會出現暴漲。中國農業科學院朱增勇研究員表示,預計后期豬價以震蕩反彈為主,但養殖戶當前主要任務是調整產能結構和降低生產成本,不能盲目投機節前反彈行情。豬肉價格未來走勢,關鍵取決于豬肉供求關系。目前看,豬肉供求基本面不支持豬價大幅上漲。
農業農村部監測提醒,當前,生豬生產仍在慣性增長,價格下行周期還沒結束。明年4月可能達到出欄高峰,這段時間恰恰是明年春節過后的消費淡季,隨著生豬出欄量增加,豬價可能繼續走低,造成生豬養殖重度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