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運營商離A股“會師”又進一步。
近日,證監會官網顯示,中國移動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移動”)將于11月4日IPO上會,接受證監會發審委的審核。
《國際金融報》記者了解到,一旦通過審核上市,中國移動560億元的擬募集資金將超過中國電信和中芯國際,并有望成為A股近十年以來最大IPO。
不過,前有中國電信上市不久即跌破發行價,后有A股市場近期新股頻繁破發,這家懷揣著年收入7000多億元“成績單”的運營商巨頭,又將如何定價?
A股近十年最大IPO?
據悉,作為國內三大運營商之一,中國移動在港股和美股上市(目前美股已退市)。2021年8月,港股中國移動“官宣”回A,表示已就人民幣股份發行向證監會提交了包括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招股說明書在內的申請材料;同年11月,公司將上交所主板IPO上會,參加回A前的一輪關鍵“大考”。
招股書顯示,公司擬公開發行A股股份數量不超過9.65億股,即不超過本次發行后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4.5%(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之前);此次發行后的已發行股數不超過214.4億股,其中A股不超過9.65億股(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之前),港股204.75億股。
中國移動此次在A股上市計劃募集資金560億元。
《國際金融報》記者粗略計算,公司這一募集資金總額目前在A股所有公司中排名第五,僅次于農業銀行、中國石油、中國神華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2010年A股上市,其他三家均是2007年在A股上市);同時,公司也將超過剛上市不久的中國電信以及2020年上市的中芯國際,成為A股近十年以來的最大IPO。
與中國電信類似,在募投項目中,5G也同樣成為公司發力的重點。
中國移動計劃從募集資金中拿出280億元用于“5G精品網絡建設項目”,這一項目建設期為2年,目標是“新建5G基站不少于50萬個;建設5G SA核心網及網絡云資源池,可滿足3.5億5G SA用戶業務需求及0.2億行業用戶需求”;其余資金將用于云資源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千兆智家建設項目、智慧中臺建設項目,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發及數智生態建設項目。
5G用戶全球第一
據介紹,成立于1997年的中國移動是全球領先的通信及信息服務企業,主要為個人、家庭、政企、新興市場提供全方位的通信及信息服務。
上會稿顯示,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中國移動實現營業收入7368.19億元、7459.17億元、7680.7億元、4436.47億元,對應凈利潤分別為1168.69億元、1064.75億元、1081.34億元、591.86億元。
從收入構成上看,個人市場貢獻了主要收入來源,報告期內分別產生收入5084.44億元、4907.48億元、4769.48億元、2555.45億元,在公司各期主營業務收入中占比75.78%、72.77%、68.56%、64.99%;其次為家庭市場收入、政企市場收入以及新興市場收入。
具體來看,個人市場主要包括個人無線上網、語音、短彩信及其他個人信息服務等;家庭市場主要包括家庭寬帶、“魔百和”、家庭安防及智能組網等業務;政企市場主要包括DICT、集團專線、物聯網及集團短彩信等業務。
記者在此前對中國電信的報道中指出,目前三大運營商布局5G已進入到“如火如荼”的階段。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中國移動已在國內超50個城市累計開通了約528萬個5G基站,并已提供商用服務,基站總數位居全球第一;中國電信的在用5G基站為46萬個,其中有部分是和聯通共建共享;而至于中國聯通,算上與中國電信共建共享部分,5G基站累計數量也達到了46.1萬個。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中國移動的移動用戶約9.46億,為全球第一;其中5G套餐客戶達到2.51億戶,滲透率為27%,同樣位居全球第一;移動ARPU為52.2元,同比增長3.8%。同期,中國電信5G套餐用戶達到1.31億戶,低于中國移動,滲透率36.2%。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中國移動BVI直接持有中國移動72.72%的股份,為控股股東;中國移動集團間接持有中國移動BVI 100%的股份,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中國移動集團成立于1999年,是按照國家電信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組建成立的電信企業,國務院國資委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分別持有中國移動集團90%和10%的股權。
如何定價?
若此次IPO過會,中國移動將離上市更進一步,在提交注冊后將來到定價環節。市場對于中國移動更為關心的是,公司未來在A股將獲得怎樣的估值?
這一關注的背后,是不久前A股中國電信已破發的背景。
作為一家國內運營商巨頭,中國電信于2021年8月“亮相”A股市場,首日股價收報6.11元,收盤漲幅為34.88%。在最后的定價環節,公司確定的發行價為4.53元/股,發行市盈率為19.84倍。
不過,除了上市首日有明顯的漲幅外,中國電信A股股價之后開始下挫,幾度逼近發行價;2021年9月24日,在登陸A股市場剛“滿月”之時,中國電信最終還是跌破了發行價。截至記者發稿,A股中國電信于11月1日股價收報4.33元,仍未高于發行價。然而,若對比公司港股和A股可以看出,中國電信AH股溢價率約為93.63%。
回到本文的主角身上。
截至11月1日收盤,港股中國移動收報48.55元/股,總市值約9941億港元。在最近A股頻繁出現破發的形勢之下,未來中國移動的基本面能否支撐股價,其會不會步中國電信的“后塵”?
多位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日A股的頻繁破發雖未波及滬市主板,但接連破發本身已傷害了市場炒作次新股的熱情。加上市場的關注點剛剛被同類型企業中國電信所吸引,中國移動本次上市能獲得的配置及炒作資金必然會有所分流。
一位資深投行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發行價)不會低于每股凈資產,因為是國企。然后綠鞋(機制)保公司不破發,可能會和中國電信的情況類似。”
上海小郁資產總經理左劍明認為,對于本次中國移動的,發行市場會給予相較港股30%-50%的溢價空間,公司也基本能達到計劃的募集資金。但在上市后,(公司)很難獲得炒作熱情。
“從流動性考慮,A股相較于H股天然存在溢價空間,簡單計算得出公司AH股溢價率并不高,順利發行將是大概率事件;在業務層面上,中國移動所面臨的困境與優勢都與之前發行的中國電信有諸多雷同之處。綜合來看,兩者在上市后可能會被市場給予類似的估值和定價邏輯,即逐步向公共事業類公司靠攏。”左劍明對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