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營業務放衛星的上市公司很難管。11月2日早間,巴安水務(300262.SZ)披露了深交所創業板《問詢函》回復公告,相關問詢事項均是針對該公司半年報進行的,巴安水務回復了大部分問題。其中包括海外業務的詳細發展情況、如何判定自身業務“世界第一、中國第一”、如何應對預期債務、如何應對KWI公司收購商譽減值,以及集中管控41家參股公司、其中31家半年報虧損等事項。
詳細回復業務排名“世界第一”“中國第一”
巴安水務在半年報管理層討論與分析部分稱,該公司具備“世界排名第一的氣浮固液分離技術和陶瓷超濾膜技術,中國排名第一的大氣治理、海水淡化技術”。深交所創業板管理部要求該公司補充說明氣浮固液分離、陶瓷超濾膜、大氣治理、海水淡化技術的關鍵性能指標,并結合行業技術現狀說明半年報相關表述是否客觀、準確,是否經過詳實的論證,以及“世界排名第一”“中國排名第一”等表述的對比口徑和數據來源。
巴安水務回復稱,第一,關于氣浮固液分離技術先進性,該公司及子公司KWI Corporate Verwaltungs GmbH(以下簡稱KWI)有70多年的氣浮研發、生產制造及工程應用經驗,應用行業遍布造紙、市政、鋼鐵、石油化工、食品飲料、印染制革、海水淡化等多個行業。全球水務行業領先的商務情報提供商Global Water Intelligence(GWI)提供的氣浮技術供應商排名中,KWIInternational作為巴安水務全資子公司,排名全球第一。該信息刊登在GWI雜志2020年6月版。
據悉,GWI是服務于國際水產業的領先出版商和活動組織者。在過去的15年里,GWI建立的業務,圍繞著客戶和市場之間的一個可信的接口,為客戶提供高水平的情報,使他們能夠為他們的業務做出最明智的戰略決策。GWI的產品和服務經過嚴格的開發,覆蓋了國際水行業的所有關鍵領域,包括海水淡化和再利用、金融、數字解決方案、公用事業和工業用水。
第二,關于陶瓷膜技術先進性。德國ItN Naovation AG擁有世界領先的納米平板陶瓷超濾膜技術。陶瓷膜已成為膜領域發展迅速且極具應用前景的膜材料之一,其應用市場前景主要在海水淡化預處理、市政自來水、城鎮污水廠MBR擴容提標改造、中水回用、煤化工廢水、石油化工廢水、油氣田廢水、生物醫藥等高難度廢水等領域。陶瓷膜競爭對手全球范圍內主要是二家:美國的Nanostone、日本的Meiden。其中ItN是納米平板陶瓷超濾膜的發明人,擁有競爭對手難以企及的自主研發納米涂層技術。
第三,關于海水淡化技術先進性。海水淡化的先進性主要體現在系統單位產水量的用電量及化學藥品等的消耗以及反滲透膜的使用壽命等方面,通過合理的預處理工藝,比如氣浮技術的使用,去除海水中的藻類和油脂等等,從而降低反滲透生物污染的可能性,延長反滲透膜的作用壽命等。在全球水務行業領先的商務情報提供商GWI提供的2009-2020間全球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項目開發商排名中,巴安水務排名全球第九,位列國內排名第一。
第四,關于大氣治理技術先進性。北京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該公司主營海水法煙氣脫硫,石灰石-石膏法脫硫,煙氣脫硝、脫汞、協同除塵,火電廠高鹽(脫硫)廢水零排放,濕煙羽治理等業務,集研發、設計、建設、調試、運營為一體,業務涉及電力、石化、鋼鐵等多個行業。2007年,公司承擔了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點課題——“大型燃煤電站鍋爐海水煙氣脫硫技術與示范”,結合工程實際,研究開發了自主知識產權的煙氣海水脫硫技術,擁有各項專利、工程設計軟件注冊等知識產權16項,并主持編撰了國家行業標準《火電廠煙氣脫硫工程技術規范海水法》(HJ2046),參與編撰了國際標準《燃煤煙氣脫硫設備第3部分燃煤煙氣海水脫硫設備》(GB/T19229.3)。
2014年6月龍源環保建成投產的神華國華舟山電廠4號機組(1×350MW)海水脫硫BOT工程,是國內首個環保達到“近零排放”要去的機組。該成果先后獲得中國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國家能源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榮譽。截至2019年,公司在建、投運脫硫,脫硝總容量超過100000MW其中海水脫硫35000MW,并成功進入柬埔寨、土耳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斯里蘭卡等海外市場。目前海水法煙氣脫硫國內市場占有率近90%,國際市場占有率接近30%。
補充披露17巴安債重組和1.1億元短債逾期
上半年,巴安水務的貨幣資金余額為1.75億元,其中因抵押、質押或凍結等使用受限資金1.3億元;短期借款2.34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4.48億元,長期借款為9.07億元。該公司除“17巴安債”逾期外,還存在多筆短期借款逾期的情形。
對此,巴安水務補充列示公司有息債務逾期的情況。
截至2021年9月30日,巴安水務已逾期未償還的短期借款總額為11053.55萬元(除“17巴安債”)。2021年9月24日,該公司與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銀河資管)達成關于“17巴安債”的《債務重組協議》;2021年10月11日,銀河資管與“17巴安債”各持有人完成交易,成為該公司“17巴安債”唯一持有人;2021年10月15日,銀河與公司達成場外自行交易;同月18日,“17巴安債”在深交所摘牌。
巴安水務還披露了應對逾期債務的措施。一是山東高創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高創)于2021年6月21日成為公司第一大表決權股東,已協助解決“17巴安債”的償付。后續山東高創將進一步積極協助公司解決債務問題。二是積極催收應收賬款回款,2021年三季度公司應收款項回款資金為7729萬元。三是加快推進定向增發進度,使定向增發項目得以落地,以保障公司運營資金的充足。四是維護、提升公司信用評級,拓寬公司融資渠道,增加公司的流動資金。
KWI公司收購商譽減值措施
巴安水務收購KWI公司形成商譽賬面原值為2.02億元,前期計提減值準備0.32億元,上半年期末再計提減值準備。上半年KWI公司凈利潤為453.9萬元。
深交所創業板管理部要求巴安水務補充說明商譽減值測試采用的具體參數。
巴安水務表示,根據2020年商譽減值測試評估報告中KWI未來五年的盈利預測,2021年營業收入預估為1606萬歐元,凈利率為1.72%,凈利潤為27.57萬歐元。實際情況是,KWI在2021年1-6月共計完成營業收入1290.99萬歐元,凈利潤達到59.05萬9歐元(453.9萬元人民幣),遠超預期。由此管理層判斷KWI目前不存在進一步減值跡象,未計提減值準備。
巴安水務同時對KWI的營收和成本進行了預測。
其中,營業收入預測方面,2021年營業收入按KWI國際、KWI英國&法國子公司(截至三月中旬)已確認在手訂單及公司管理層預測的潛在訂單為基礎預測。根據管理層的預測,隨著全球疫苗的接種加速,自2020年以來的全球新冠疫情會逐步趨于好轉,KWI整體收入也將會逐步回升,2022年以后KWI訂單業務量會有所增長。預計2022年以后逐步回復到疫情前的發展水平,2022年至2025年營業收入預計增長率為15%、14%、5%和5%,2026年以后保持不變。
成本費用預測方面,KWI公司2020年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主營業務成本的上升,一是歐洲新冠疫情比較嚴重,經常存在國家因疫情而管控加強,造成KWI不必要的成本開支。二是KWI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的新產品推廣,由于新產品的銷售模式為僅銷售設備(沒有工程服務),其業務毛利比原有產品的組合銷售模式(設備銷售+工程服務)毛利略低。三是法國Roquetter公司食品廢水項目,采購了中國的沙濾和澄清池由于不符合歐盟標準,造成設備退貨及來回運費損失。隨著全球疫苗的接種加速,自2020年以來的全球新冠疫情會逐步趨于好轉。KWI整體收入會逐步回升,毛利也會因不利因素消除而趨于穩定。
集中管控41家參股公司31家半年報虧損
半年報顯示,巴安水務主要子公司及對公司凈利潤影響達10%以上的參股公司有41家,其中31家公司半年度凈利潤虧損。上半年期末,巴安水務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金額為5.34億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報告期內確認投資收益0.24億元。巴安水務稱,對子公司的管理方式是采取了集中管控的方式:決策在母公司,采購由母公司統一采購或者審批前置,財務由母公司中心化調配。
上半年,巴安水務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金額包含2個參股公司,分別是Larive Water Holding AG,持股比例為21.6%。北京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龍源),持股比例為49%。確認的投資收益0.24億元主要系公司確認對聯營企業(北京龍源)的投資收益、BT項目利息回報產生投資收益及BOT項目按金融資產模式確認的投資收益。
同時,2021年中期報表31家公司虧損,主要原因是延續去年公司實質性違約,現金流情況受到影響,導致資金成本過高;又因為疫情影響,較多業主已將項目延期或者停止狀態中。
(責任編輯 張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