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主營業務集中在華南的石化企業新海能源暴跌34.5%,11月2日新潮能源也暴跌了44.4%,而近四個交易日跌幅高達72%,股價只有0.074港元,市值僅剩1.09億港元。而公司去年營業收入高達191億港元。
一切源于公司被債權人匯豐銀行提出清盤呈請,因其未能清償后者543.37萬港元及7080.23萬美元的借款。呈請將于2021年11月19日上午11:30(百慕達時間)在百慕達法院進行聆訊。
公司方面稱,堅決反對清盤呈請,清盤“對本集團、股東及債權人整體而言并非最佳選擇”。其稱已委任一家國際律師事務所并指示其出席聆訊及反對清盤呈請。此外,公司“還在尋求法律意見以采取進一步行動以及其他行動來保護公司利益、全體股東利益和全體債權人利益”。
11月4日晚公司補充公告稱,如果法院發出清盤令并任命公司臨時清盤人,公司股票可能會暫停交易。
匯豐提清盤呈請
新海能源股價連續跳水
新海能源11月1日公告,在10月27日接獲通知,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呈請人”)于2021年10月22日向百慕達法院提出針對公司的清盤呈請,并于2021年11月19日上午11:30(百慕達時間)在百慕達法院進行聆訊。
匯豐銀行在清盤呈請中稱,公司未能清償其543.37萬港元及7080.23萬美元的債務。根據清盤呈請,上述款項是根據2020年1月21日的授信協議所借取,此外還有由公司向新海代理人有限公司和New Ocean Resources (Singapore) Pte.Ltd。借款之擔保。
上述公告發出當日及前幾個交易日,新海能源股價已經異動,從10月26日的0.33港元跌至10月29日的0.265元,跌幅19.5%,而11月1日公告當天再跌9.5%。公告發出后迎來更大幅度的跳水,11月2日新海能源放量暴跌了44.4%,3日再跌15.67%,而4日跌幅為34.51%。
近四個交易日新海能源股價跌到高達72%,最新價只剩7分多港元一股,市值來到1.09億港幣。而其2020年報顯示,公司銷售額達到191億港元,此前的2018和2019年更是達到300億港元和288億港元。
公司稱堅決反對
“清盤非最佳選擇”
面對突如其來的清盤呈請,公司稱一直征詢律師及各獨立法律團隊的意見,表示有足夠法律理據反對清盤呈請。公司表示,數名計劃債權人經已表示傾向債務重組,而并非清盤,“最重要的是,管理層認為清盤并非最佳選擇,有可能會導致嚴重后果”。
公司在公告中稱,首先基建設施和設備的安全有賴約3000多工人名履行環境、社會和治理的職責。這些員工的角色包括:危險化學品實體的主要負責人(根據現行監管所要求)、安全主任、安全和技術支援團隊,以及獲得特殊牌照可運輸易燃物品的油罐車司機。清盤呈請“正影響集團維持該安全標準及履行其社會責任的能力”。
其次,公司的資產受嚴格的工業安全和防災法規約束。清盤呈請削弱了其履行中國現行工業安全和預防災害立法規定的法定義務能力,包括定期檢查的義務以適當地安排安全和災害控制人員以及必要的設備,例如危險化學品爆炸而引起的火災、以及支付相關人員的工資,以上所有都可能導致政府關鍵執照被吊銷。
公司表示,“將繼續全心全意維持現有業務,履行其所有作為一個大型石化企業需履行的責任,亦同時致力按照公平合理的基礎去償還對債權人的所有債務”。
股票存暫停交易風險
11月4日收盤后,公司還補充了一條公告。
公告中公司重申,“清盤對本集團、股東及債權人整體而言并非最佳選擇,本公司將堅決反對清盤呈請,并在必要時采取一切其他適當的行動以保護所有相關的利益”。除了公告中的行動披露外,公司已委任一家國際律師事務所并指示其出席聆訊及反對清盤呈請。公司稱,“還在尋求法律意見以采取進一步行動以及其他行動來保護公司利益、全體股東利益和全體債權人利益”。
公告中公司同時作出風險提示,香港結算可隨時行使根據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一般規則所賦予的權力,對公司股份臨時暫停服務,而不作另行通知,當中可能包括暫停提供公司股票存入中央結算系統的服務。就已存入中央結算系統但尚未重新登記至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名下的公司股票,香港結算將退回該等股票予相關參與者,并將保留從該參與者的中央結算系統賬戶中記減相關證券以抵銷任何已記存證券的權力。
另外,如果法院發出清盤令并任命公司臨時清盤人,公司股票可能會暫停交易。
公開資料顯示,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銷售及分銷液化石油氣(液化氣)及天然氣、油品業務及銷售電子產品的投資控股公司,主要業務集中在華南地區。2021年半年報顯示,其油品業務占比58%,銷售及分銷液化氣業務占比40%,銷售電子產品占比僅1.77%。
雖然公司的營業收入規模較大,但毛利率非常低,正常年份毛利率也僅是7%-9%,而2020年因新冠疫情等原因業績出現暴虧。2020年公司收入191.8億港元,同比下降31%;股東應占虧損22.4億港元,上年同期盈利6.42億港元,盈轉虧是由于疫情大流行、上半年全球油價暴跌等。2021年上半年,公司收入60.15億港元,同比下降52.4%;股東應占虧損1.67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