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海亮股份公告稱,公司擬在甘肅蘭州新區設立控股子公司,投資89億元建設年產15萬噸高性能銅箔材料項目(以下簡稱項目),分三期建設,該議案已通過董事會會議審議。這是該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風電、光伏、核能等領域所需的銅基新材料,又一項重要發展方向。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發現,在二級市場上,海亮股份股價已經連漲6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達21.11%。
擬投建鋰電銅箔
據海亮股份公告,投資建設的高性能銅箔材料項目以確保實現現有產品發展目標為前提,集中優勢資源重點發展高性能銅箔產品,投產后,海亮股份將形成高性能銅箔生產能力15萬噸/年,其中鋰電銅箔12萬噸/年,標準銅箔3萬噸/年。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注意到,未來幾年全球鋰電池市場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態勢,到2025年全球鋰電池出貨量有望達到1523GWh,全球鋰電銅箔市場需求將達97萬噸,2020-2025年年均復合增速為33.9%。目前中國鋰電池銅箔仍以6-8μm為主,繼寧德時代實現6μm鋰電池銅箔切換后,比亞迪、國軒高科、星恒股份、億緯鋰能等國內主流電池廠也在積極引入6μm鋰電池銅箔。在保證電池安全使用的前提下,為進一步提高鋰電池能量密度,更薄的4.5μm銅箔已成為國內主流鋰電池銅箔生產企業布局的重心。海亮股份在項目產品選擇上主要為6μm、4.5μm 鋰電銅箔。銅箔作為鋰離子電池的負極關鍵基礎材料,其極薄化發展對增加電池容量至關重要。未來隨著鋰離子電池行業的不斷發展和終端客戶對鋰電池能量密度要求的不斷提高,高性能極薄鋰電銅箔具有較大的市場應用價值和前景。
海亮股份表示,公司緊盯全球銅箔市場發展趨勢,充分發揮境外設廠的豐富經驗、能力及全球化優勢,將進一步加快境外銅箔市場詳細調研,全面論證歐美、東南亞地區建設年產10萬噸銅箔項目的可行性; 還將積極尋找優質的銅箔生產企業的合作和并購機遇。
股價六連漲
隨著全球鋰電池在儲能方面廣泛應用,下游鋰電池市場高速增長也將帶動鋰電銅箔需求提升。“雙碳”目標下,海亮股份投建鋰電銅箔有望成為進入新能源銅基材料的重要切入點。這也為二級市場股價帶來上漲動力。
實際上,在公告刊發前,海亮股份股價已經連漲6個交易日。據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觀察,自10月29日以來,截至11月5日,海亮股份股價累計上漲21.11%,股價從最低價9.91元,最高躥升至12.40元,期間振幅達24.68%。
不過,11月4日海亮股份曾發布公告,公司本次解除限售的股份數量為6180.47萬股,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3.14%,上市流通日為2021年11月9日。解禁股類型是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
海亮股份解禁會否引發股價的波動,我們不得而知。
不過,海亮股份業績增勢強勁。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收入494億元,同比增長44%;歸母凈利潤9.2億元,同比增長70%。“銅等原材料價格維持高位運行,給加工環節企業生產運營帶來壓力。”業內人士分析稱,在此背景下,海亮股份克服原材料成本壓力,大力實施智能制造戰略,加快新一代低碳智能高效銅管產線全面應用,持續動管理優化及降本增效工作向更高層次邁進,進一步增強了盈利力與產品銷量,行業龍頭地位進一步鞏固。
(責任編輯 張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