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首批81家企業明日將迎來首秀,本文對北交所首批掛牌公司從研發投入角度進行解讀。總的來看,研發支出增長幅度越高,企業營收和凈利潤復合增速也相應更快。
研發投入逐年增強
整體研發強度逼近5%
研發投入是上市公司保持高成長性的重要支撐,重視科研投入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創新性、鞏固行業地位。北交所首批掛牌公司研發投入規模上雖與A股公司有差距,但在投入強度上遠超A股整體水平。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首批掛牌北交所公司研發支出合計19.55億元,占營收比例為4.63%,研發支出和研發強度均為同期歷史最高水平。對比來看,這81家企業整體研發投入強度是A股整體水平的2.84倍。
數據寶統計,貝特瑞、穎泰生物、連城數控、長虹能源、翰博高新等5家公司研發支出超億元。貝特瑞研發支出3.84億元排在第一位,該公司前三季度營收也排在第一位。據悉,貝特瑞是鋰電池負極材料的龍頭,核心客戶包括三星SDI、松下、LG化學、SKI、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等,截至去年底公司擁有專利283件。最新市值突破900億元,年初至今漲逾380%。
科技公司研發力度大
諾思蘭德高居榜首
數據寶統計顯示,14家公司研發支出占營收比超過10%。研發投入強度最大的是諾思蘭德,研發支出占營收的八成以上,這一強度超過99%的A股公司。諾思蘭德專業從事基因治療藥物、重組蛋白質類藥物和眼科用藥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今年6月份,公司在研新藥項目再獲發明專利授權(攜帶人胰高血糖素樣肽1(7-36)基因的重組質粒)。截至6月末,公司已累計取得專利授權20項(其中境內15項/境外5項)。
數字人、創遠儀器、國源科技、微創光電等4家公司研發強度也在20%以上。僅個別公司研發支出占營收比低于1%,分別是新安潔、凱添燃氣、德眾汽車,這3家公司均來自傳統行業,分別屬于公共設施管理、燃氣、零售行業。
分行業看,科技型企業在研發上投入力度更高。數據寶統計顯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制造業等三大行業研發強度高于其余幾個行業,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研發支出占營收比接近10%。相對應的,這三大行業的整體毛利率水平也處于較高水平,三季報銷售毛利率均在30%以上。
超四成公司研發支出持續三年增長
從成長能力、收益質量來看,愿意燒錢做研發的公司有著更強的競爭力。數據寶統計顯示,共有34家公司過去三年(2018年-2020年)研發支出持續增長,占到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總數的四成以上。其中7家公司為專精特新企業,分別是科達自控、錦好醫療、長虹能源、五新隧裝、中寰股份、云創數據、富士達。
上述研發支出持續增長三年的公司中,與2017年末相比,有14家公司研發支出翻倍增長。增幅最大的是旭杰科技,該公司專注于推廣建筑裝配化的具體應用,三年前公司研發支出不足400萬,到2020年研發支出增長至1848萬。研發支出增幅較大的還有科達自控、錦好醫療、建邦科技、通易航天、森萱醫藥等。
在研發創新的推動下,不少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取得快速增長。研發支出增幅翻倍的同時,通易航天、旭杰科技、錦好醫療、秉揚科技、新安潔等過去三年營收復合增速均超過50%;錦好醫療、秉揚科技、旭杰科技、中航泰達、長虹能源等公司凈利潤復合增速均超30%。
總的來看,研發支出增長幅度越高,企業營收和凈利潤復合增速也相應更快。數據寶統計顯示,研發支出增幅翻倍的公司過去三年營收復合增速均值為26.21%,高出研發支出50%以下增幅的公司約16個百分點,凈利潤復合增速則高出逾18個百分點。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