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平安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維持當升科技(300073.SZ)“強烈推薦”評級,考慮到行業景氣度的持續上行以及公司產業鏈上下游布局的持續加碼,上調21-23年歸母凈利潤10.1/12.9/18.4億元(原7.8/11.1/15.4億元),PE為41.3/32.2/22.6倍。
事項:公司與SK分別在北京與首爾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同意SK(或其關聯公司、投資主體)以不超過30%的股權比例投資當升科技歐洲新材料產業基地,并在韓國設立合資公司,如有必要另在中國設立合資公司,合作發展正極材料業務。
平安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股權參與+產品延伸,雙方合作持續深化。
當升歐洲新材料基地為公司與芬蘭礦業集團及其子公司三方設立的合資公司,當升持股70%,此次協議將深化雙方在歐洲市場的合作;在亞洲市場方面,雙方同意在韓國設立合資公司,其中當升持股不超過49%,如有必要另在中國設立合資公司,其中當升持股不低于51%;在美國市場方面,雙方同意未來通過韓國公司直接或間接在美國設立全資子公司,共同拓展美國市場業務。
2018-2020年,當升對SKI的銷售額分別為0.16、1.62、8.34億元,分別占公司當年營收比例為0.5%、7.1%、26.2%;此次戰略協議拉開了當升和SKI在全球市場全面合作的序幕。當升和中國合資公司承諾優先向韓國公司供應正極材料一次料產品,韓國公司承諾優先向當升和中國公司采購正極材料一次料產品,用于供應韓國和美國市場。除三元產品外,雙方還計劃在磷酸鐵鋰產品方面達成合作意向,合作范圍和力度均超出市場預期。
SKI產能擴張強勁,中韓歐美四地布局。
根據公司財報數據,2021年前三季度SKI動力電池營收約11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7%;另據統計,前三季度SKI動力電池裝機量10.6GWh,同比增長126%,全球市占率5.4%,裝機排名超越三星SDI升至第五位。21年SKI動力電池產能達到40GWh,其中韓國/歐洲/中國分別為5/8/27GWh;公司規劃2023年全球電池產能85GWh,其中韓國/歐洲/中國/美國分別為5/23/35/22GWh;2025年全球產能超220GWh,其中韓國/歐洲/中國分別為5/50/75GWh,美國產能將超過90GWh。
在中國市場,SKI與億緯鋰能合資在惠州和鹽城設立三座工廠,主要客戶包括戴姆勒、起亞等;在美國市場,SKI計劃與福特合資建立兩座電池工廠,總規劃產能達到130GWh,與福特和美國市場實現深度綁定。總體來看,SKI是全球裝機增速最快、產能擴張最強勁、地域分布最全面的動力電池企業之一,有望充分受益于全球車企的電動化轉型。
當升海外乘風破浪,歐洲基地率先啟動建設。
上半年當升實現境外營業收入9億元,同比增長近80%,對應多元材料海外銷量超6400噸,占比超過30%,正極材料海外銷量持續領跑。為滿足全球客戶對公司產品持續增長的需求,公司加快了產能規劃和建設步伐。公司常州當升一期工程2萬噸產能已建成并快速達產,對應2021年底有效產能近4.4萬噸;同時計劃募集不超過46.45億元用于建設常州當升二期工程(5萬噸高鎳)、江蘇當升四期工程(2萬噸鈷酸鋰)等項目。
近期公司公告與芬蘭礦業集團及其子公司的投資意向書,三方設立合資公司建設首期年產10萬噸高鎳動力鋰電正極材料生產基地,其中第一階段5萬噸預計2024年投產。在海外布局方面,公司歐洲基地將率先啟動建設,不僅能夠就近配套歐洲本土車企及電池企業,同時還可充分利用合資方的礦山以及原材料資源。依托產品和產能優勢,公司有望進一步加深與全球主流電池企業的綁定。
投資建議:展望全球電動化的發展趨勢,2022年海外尤其是美國市場將是最強增長極之一,公司依托技術與產品端的深厚積累,通過與歐洲礦企和韓系電池廠的上下游綁定,“走出去”的步伐顯著提速,同時產能擴建亦是馬不停蹄,有望充分受益于新一波的全球電動化浪潮。
風險提示:全球疫情擴散短期內得不到有效應對的風險,會對電動車和數碼消費需求形成壓制;客戶拓展不及預期風險,公司主要競爭對手均快速擴建高鎳三元產能,影響公司客戶開拓及市場份額;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金屬鈷價格下行將影響公司產品定價和收入增速;技術路線及安全風險,若整車安全事故頻發導致產業變更技術路線,將影響公司技術路線及前期投資回收。